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词《行香子·述怀》解读

(2024-03-19 15:57:26)
标签:

苏轼

禅意词

行香子-述怀

解读

人生感悟

分类: 人生感悟

苏轼词《行香子·述怀》解读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首词是苏轼在“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的夜景下,借着酒兴,对人生发出的感慨,感悟,感叹!“浮名浮利,虚苦劳神。”他感悟到世间的功名利禄如浮云,是虚的,是苦的,是劳神费力的。

他借用三个典故感叹人生:“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这三个典故,隙中驹出自《庄子·知北游》;石中火出自古乐府诗和白居易诗;梦中身出自《庄子·齐物论》。苏轼连用这三个典故,“隙中驹”,感叹人生犹如日影的快马驰过墙壁的缝隙一样飞快而过,“石中火”,感叹人生象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一样飞闪而过,“梦中身”,感叹人生象梦中人经历的种种场景一样眨眼而过这三个典故都是表达人生飞快、人生短暂、人生如梦的感叹。这是苏轼经过长期认真思索后,对人生得出的深刻感悟。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苏轼感慨自己虽有满腹才学,但有话对谁去说呢?!找不到知音呀!这是高境界的人常常会遇到的,因为找不到可以同频对唱的对手、知音。那怎么办?

苏轼就是苏轼,他马上念头一转,以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来一个“且陶陶,乐尽天真“!陶陶是指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样子,这个“乐尽天真”太美了,特别是他用这个“尽”字,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的乐观是多么的尽情、尽性、尽心,体现了苏轼一贯的乐天派精神!表明苏轼已经了悟人生的真谛,转烦恼为菩提,明白要放下一切烦恼,回归人生的快乐本真,尽兴自己的天真本性。他已深刻觉悟到人生真正的归处在哪里?天真就是自然!回归自然,乐尽天真,天人合一是归处。可见,苏轼对人生的感悟、领悟、觉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这句词表明苏轼已经在思考、在规划、在向往,我几时才能远离官场,回归自然,游山玩水,弹琴饮酒,吟风弄月,闲情逸致,做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是整首词的意境高潮,是苏轼对生命高品位、高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他说我只需要“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足也!这是多么舒心惬意、富有诗意的人生境界。表明苏轼向往清心寡欲、淡然处世、回归简单、天人合一的人生。

这是苏轼十首禅意诗词中我最喜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