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讲经说法妙语摘录
世间人,用“有”来享受生命(有为法),佛弟子,用“无”来享受生命(无为法)。
诸佛菩萨只能给你增上缘,能否消灾取决于你自己能否心清净,身口意无造作,不造业。
什么叫永恒?永远放下那一念执著,以无所住,真如的清净心叫做永恒,心性不安立任何观念叫做永恒。是非取舍,善恶美丑,通通叫做生灭。
你说:“我就是对!”,你就是永远的不对!
默照——默然寂照,见十方世界皆犹如一面镜,只照不留影,照完则了,不留痕迹。
当下就是道场,歇即是菩提,放下就是修行。
离一切相是学佛的根本,学会放下是修行的根本。
“本来无一物”——本来空寂,本来万法空无自性,无一法可得,本来毕竟空,无所得。
拼命精进,不如努力放下。只有彻底放下,才能显露自性本心,见到本来面目。
当下放下,清净自性自然现前。万缘放下,即见本来面目。即相离相,即见如来。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是指莲花开了见到阿弥陀佛,而是指你的心花开了,悟明心性,见到了不生不灭的本性。
息念不是无念,息念是指息灭妄念,存有正念。
绝诸执着心、分别心、妄想心,法身才能生,绝处逢生。如果你放不下执着心、分别心、妄想心,你的法身就无法生。
修行第一步功夫:六根不攀缘六尘,让六根接触六尘只照不住(只观照不留影,只觉知不生念),即破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这就是妙观察智。第二步功夫:破第七识的我法二执,与生俱来的我执法执一破,成就平等性智。第六、第七识一破,前五识就是成所作智,第八识就是大圆镜智。
知道诸法如幻(空性),你的菩提种子已经种下,菩提苗就会慢慢长出来。
世间一切皆苦,但苦无自性。苦来了就接受,受了就与苦作别。(明白苦的空性,知道苦不会一直存在,苦迟早会消失,这就是空性的智慧,即可从苦中获得解脱,不被苦所缚。)
学佛修行要在心地上下功夫。如何在心地上下功夫?让心无所著、无所住,就修这个功夫。(让心即一切相,离一切相,不执著,不分别、不评判,不起心动念,不随境转。)
如果你放得下,三藏十二部经典你都可以不用听了!所有的佛经都是为了让你明白万法皆空,让你能放下执著。
不思善不思恶,是指不要落入思善与思恶的对立思维之中。对善恶分别,了了分明,但不落入善恶对立思维的那个“心”即是本来面目。一落入,就离开了本心,就落到意识思维心。
见到境相,如果你起心动念,你着我相人相,你起分别心,你评判议论,你执著贪恋------你首先伤害的是你自己!——你伤害了自己的清净本心,法身慧命。(如如不动)
无见之见是正见。这个无见不是说你什么见都没有,而是指无妄想之见,分别之见、执著之见,而有般若之见,解脱之见,空慧之见。
世间恩恩怨怨何时了?放下就了!(太对了)
无心指无住生心,无生灭心。离一分幻,证一分觉。
道场在哪里?真正的道场在心里,内心无烦恼就是最好的道场。
不是你念佛念得多就有功德,而是你能摄心念佛,念念回归自性才有功德。
妙行指般若之行,智慧之行,以般若的空慧去行,行无住行。
妙用指般若之用,智慧之用,以般若的空慧去作用、运用,故妙用无穷。
因缘所生法,是法住法位。住在哪里?住在空性里。
除掉三我(我见、我相、我执),必得安详,喝白开水也是甜的。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这里的“无所不知”是指所知一切法皆是空无自性,皆是缘起性空,皆是无常不恒在。
无念为宗的“无念”,不是指无所有念,而是指无邪念、执念、妄念,有般若正念。
真正的布施是舍心,舍去一切烦恼;真正的持戒是于诸法心无所起,心清净无染;真正的忍辱是心无所忍,明白万法皆空,无有东西要忍;真正的精进是心离一切相;真正的禅定是心无所住;真正的般若是无戏论。(皆是心地功夫)
无住一切处之心即是佛心,无所住心,一切处无心,心无住一切处,即是佛心。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万法皆空,你还会与人诤吗?你绝对不会与人诤,你已没有了对立面,你的世界皆平等,皆空无自性,皆一体。
无见,无无见;无能见,无所见;无所不见,清净心见!般若智慧见!
真正有功夫的人,所有的是非恩怨到他那里全部摆平,即全部放下,全部化为烟消云散,因为万法皆空无自性。
相尽即佛,相,当体即空,即见佛。
世间生灭法,当体即空即是不生不灭法。明白万法毕竟空,不可得,你就不必去贪念,执著了。
色心空寂,令见本性。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即是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本心佛性。
“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
——大珠和尚
一次,一位比丘尼遇到委屈来找广钦老和尚诉苦,没想到广钦老和尚却对她说:“有钱让你赚,你还不懂赚?!”意思是人家来助你成就,来送功德钱给你赚,你都不会赚。
你若心如如不动,哪来的委屈?你若明白万法皆空,有谁来让你委屈?还是你自己境界不够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