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云法师《非常坛经》法语摘录(一)

(2022-04-11 10:46:59)
标签:

海云法师

非常坛经

法语

摘录

分类: 佛教文化

                     海云法师《非常坛经》法语摘录(一)

    生命取向的思维模式,古人曰之“用心”;大脑取向的思维模式,古人曰之“用识”。生命中的本能智慧是大脑的思维所不能触及的。这个大脑思维所不能触及的范围,称之为“不可思议”的领域,如佛法的“空性”即是大脑推理所不能及的!这个不可思议的范围即是“生命真相”的领域。

   

    “知道我在看”或“知道我在听”的意念,就是观自在菩萨所说的“照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要能“照见”,不但要照得清清楚楚,而且要照到“五蕴皆空”,这样便能度一切苦厄了,但谈何容易啊!

 

    禅就是“如来的妙明真心”或“妙明真心的涅槃性”。

    中国的禅分为“如来禅”和“祖师禅”。按照华严的境界来看,祖师禅属于“事事无碍法界”,如来禅是“理事无碍法界”。

 

    禅七的禅堂称作“选佛场”,是在那边选佛哟!一旦进入选佛场,打禅七,即便踏入考场,诸佛菩萨当场就选哪一个通过,成佛了!佛七的佛堂叫作“成佛场”,在那里是要当场成佛的。“七”乃克其取证,立刻成就之意。古代在丛林里打禅七、佛七没那么容易,两腿双盘,最少两个钟头不能动才有资格进去

 

    参禅重点在于心如何拿捏好,如何摄心。禅宗参话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心不外放!守住这个话头(如:念佛的是谁?),便能不往外攀缘,以生理学而言,你的能量就能守住不浪费。我们的生命很容易枯竭、衰老,原因就在于心向外攀缘太多了,故而必须借着打坐、参禅,将心守住。心不外缘,能量不消耗,身体就能健康、强壮,精神就会充沛、旺盛。摄心时,因为心不攀缘,精神、意志、能量都会集中。

 

    参禅时你能否放下世间的一切,什么都不管,我在这里就是要办道,其余皆放下。一辈子当中,只有在修行途中才是真正为自己做事,其它皆是为别人而做。修行真的是为自己做的一件事,我们却常常忽略了。

 

    人性的觉悟在人的一生当中是最重要的事。假如明白你是一个永恒的生命,是圆形的思维模式,体会到生是死的开始,死即生之开端,那就不一样了。如此一来,你的思想观念就不再是片段式的,而是循环、圆圈式的生命观,那是无尽的啊!重点在于如何使这个圆圈一直往上升,而上升的因素从人性的觉悟开始,觉悟到在无穷尽的时间洪流里,我们这个有限生命体里所谓的大事都是空的。

 

    一旦证得性空,即表示你已经明白生命本质、生命意义。性空,就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存在。

    以性空为目的之修法,证悟之后便是终点,到达本体就结束了;以性空为基础的修法,则到达本体后才开始“依体起用”,站在这个基础上发挥种种功能效用,而依体起用的妙用则是无量无边。佛门中讲种种妙用,都需要建立在性空上面,否则无法展开无限的境界。然而依体起用没有终极目标,因为怎么运用都可以,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作用,时节因缘种种各异,故妙用无穷。因此按照以性空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佛法即是积极、活泼的,它是开放式的,这才是佛法的本意。

 

    当你认真精进修学而悟得某种境界时,那种满心的欢喜、欣悦,只有你自己知道,那是因为觉悟而有欣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