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件汉玉璧盘玩随记

(2017-06-22 10:20:09)


我国有着近万年的玉器历史,对玉器的收藏与把玩古已有之。在清朝时期就有了把玩玉器的典籍,那时人们将盘玩古玉分为三种:

一、文盘,就是利用闲暇时间将玉拿出在手中慢慢的盘玩。

二、武盘,就是每天不间断的将玉放在手上摩挲或借助于物件进行摩擦。

三、意盘,就是在把玩玉器过程中用人的大脑意思加入意念。

我认为不论哪种盘法,盘玉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发古玉的变化,使之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绚丽多彩。

 

本人收藏有一件古汉代玉璧,通过我10多年的把玩摩挲,使之出现的变化过程,就是说从生坑变成了熟坑的过程。本人对这件汉代古玉壁所才取的盘玩做法是:一有闲暇就拿在手中轻轻慢慢地把玩摩挲,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文盘。

汉代白玉环型龙璧,直径:8.5厘米。器型整体为卷尾卷形身的龙构成的呈片状环形。龙身双面琢谷纹,设计独特,形态非常优美。由于年深日久,经过两千多年的地下埋藏器表蒙上很多的积垢,也就是氧化斑及蚀斑,呈暗黄褐色沁,整个玉璧已钙化成“鸡骨白”中的一种“象牙黄”现象。本人对此宝喜爱有加,每天一有空就拿出来在手中把玩摩挲。可是,刚开始一段时间看到玉器表面越摩挲越是变的粗涩难看,毫无光泽,看不出一点美玉的温润。我就开始怀疑此器的真假。但我还不甘心放弃,因为我太喜爱这件玉器了。于是,我继续把玩摩挲。假以时日,经过10多年的时间把玩摩挲。此器出现了三种大的变化:

一、质地的变化:原来浑浊不清的玉底色上,经过一段的盘玩开始出现清亮的条纹;再过一段时日的把玩,器面上又出现了纵横交错的线条;又继续盘摩一些时间,玉器的表面布满了一些稀稀拉拉的针状透闪石晶体网络般的粘在一起;最后,连条成片,有的象年糕、有的如果冻通透,并发出水晶般的光亮,煞是好看。

二、包浆的变化:经过盘玩把摩玉器表面开始出现块点状的玻璃光,慢慢随地色的变化,器表整体出现一层油脂般晶莹剔透的玻璃光泽,体现出莹润光滑的包浆宝气。

三、沁色的变化:盘摩前,器面上的积垢使沁色模湖,粗涩难看。经过把玩盘摩,有的地方出现了成块的白色沁,再后,白色沁有的变成琥珀色,有的变成了黄褐色,有的变成了淡黄色。使整个玉器呈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古玉与人体长时间的接触后产生的这些奇妙的变化,我想也就是古玉的“灵性”所在吧。

这就是我的这件汉代古玉璧,经过我10多年闲瑕时把玩摩挲后的变化过程。http://s6/mw690/001JEPf8zy7c42ElMiNe5&690

汉代玉璧(生坑)盘玩前时的状态
http://s15/mw690/001JEPf8zy7c42HHRM28e&690
汉代玉璧(熟坑)经过盘玩后的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