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春是一个动词

(2021-02-02 21:29:22)
分类: 散文随笔

      “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春天,最先是在草木身上立起来的。

  你看,一棵棵嫩芽在不经意间就顶破了土地和树枝的束缚。仰起头,顶上两瓣叶芽微微向内弯曲着,就像两个小酒窝,满脸陶醉地在清新的风中深深呼吸着。

  你看,树上的叶子也是浪漫主义的诗人,竟模仿着花开的模样,从心头不断剥开一层层新绿,优雅地舒展开。它们不再畏惧寒冷,而是想要袒露,把藏了一季的烂漫迫不及待地倾泻,让风去解读、扩展。

  天气乍暖还寒,在凉意中透露着一点蠢蠢欲动的春光。风车在田野里已经转了起来,迎春花也开了,鹅黄色的小花打着旋儿落在路上,落在水中,落在写生的画家的笔下,像是春晖散落一地的抒情。阳光从树冠间洒下,光影间影影绰绰着跳动的鸟鸣,嘤咛,啾啾,不知道又是谁在弹琴?河流舞起了玉带,翩然若仙,环绕在山野的身侧,素手一拨,便是一阵水声的缠绵,安抚着被腊梅挑逗得流连忘返的风,向着辽阔而生动的远方归还纯粹的宁静。

  立春时的古镇有原汁原味的生活美学,流传千年的习俗还蕴藏着深厚的生命力,在青石板上不断地传承、更新着。走过丁香姑娘款款而行的小巷,走过古典雅致的楼房院落,在砖瓦的缝隙间找寻着不甘寂寞的绿意,无论是苔藓还是嫩芽都让人惊喜。在古镇,你可以同时看到历史与现在相伴的流动,就像春天和冬天在立春时节完成交接后,并肩坐着俯瞰人世间的浮沉万象。看着墙头上厚厚的爬山虎,你不禁也把一些事情扔出了生活,给自己减负,以一副轻松的姿态站在春天的门扉,含笑迎接她的到来。

  立春了,人们便可以翻土犁田,准备耕种了。但牛却还陷在慵懒中,打着响鼻不肯下地。鞭打春牛便应运而生,成为一项习俗。人们用泥土捏成一只卧倒的牛,然后用鞭子恶狠狠地抽打,直打得泥牛皮开肉绽,一声声响亮的鞭打声就像它痛苦的叫唤声,老牛便乖乖地跟在人后面干活去了。

  等到鞭春牛的仪式结束后,人们就会把泥牛砸碎,然后一拥而上,抢夺泥牛的碎块,这便是“抢春”。作为打开春天的祭品,泥牛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心愿和期待,自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抢回来的泥块捣碎后,加到草料中喂牛,据说这样老牛在第二年就会怀上小牛崽。或者用来涂灶台,这样不仅可以使灶火旺盛,而且能驱逐蚁虫。

  在这一天,还要买一根萝卜回来吃,红色的太辣,青绿的最好,它像是把大雪覆盖下的生机全部吸收了,翠色欲滴,让人怀疑吃了萝卜后,舌头和胃会不会也能光合作用了。这便是“咬春”。咬字很有情趣,仿佛是怕春天会偷偷溜走一样,先狠狠咬一口,留下印记;又像是暗恨春天来得太迟,就报复性地咬一口,这样想来,倒有了些姑娘撒娇的羞涩趣味。实际上,咬春是一种传统习俗。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咬一口脆生生的绿意,给津液与味蕾一场狂欢,咬出的不仅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心情,也是一种吃得苦中苦,方得甘中甜的韧劲与信心。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已经不远了。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立春后,回暖的身体里洋溢着蓬勃的活力,出门,行游阡陌之中,物我两相忘。如果立春是一个动词,那我们就要成为它的主语,一个更加生气勃勃的名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就地过春节
后一篇:冬日暖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