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
(2021-01-14 18:27:32)分类: 散文随笔 |
老家有一口老井,老井就在屯西头,是农村那种辘轳拴柳罐提水的老井。我是喝着这口老井水长大的,所以对这口老井格外情深。
打水有乐趣。当年的打水桶是用柳条编的,村民叫它柳罐。我记得,基本操作程序是,两只手攥住拴柳罐的铁链子,打水时,先要用辘轳把水桶放进井里,当水桶接触到水面时,只听“咕咚”一声,水桶立刻就沉了下去。当铁链绷直时,不用看就知道水桶已盛满了水,然后开始摇轱辘,挑水人还唱着小曲,乐呵呵的。到了夏天,还要用柳罐把黄瓜放在井中,用冰凉的井水镇凉,打上来后,吃起来十分清凉爽口。
赶集的村民,路上喝着老井水,对它产生了浓浓的深情。以前,十里八村的村民每逢集日都要赶集去,有的去办置家庭生活用品,有的想在集日会会朋友,也有的没有什么事,去赶集吃根麻花就觉得挺知足的。赶集回来的人路过我们村,基本都停下来歇歇脚,喝口井水,这口老井便成了沟通信息、交流情感的驿站。
老井象征着财富。在我们屯里有两口井,我们这口老井地处屯西头,大多数时候供东西两院三家人吃,有时另外一口井缺水时,村民们也来这里挑水。每年年三十早上,家家捞满盆的大米饭,那叫晨饭,晨饭相伴的便是抢头一桶水,把水缸添得满满的。老人说,水满缸就是财富满门,一年日子好过。于是每年除夕的早晨,小孩子们都想去抢水。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种美好生活的寄托。
挑水证明我长大成人了。农村孩子从小就想替父母担些家务活,挑水便是最现实的体现。记得我11岁的时候,就帮助父母拿起扁担,挑起两只水桶,晃晃悠悠地到井沿挑水。开始时,我力气小,挑两个半桶,宁可多走几趟也得把水缸挑得满满的。渐渐地,我不满足了,盼着挑满桶水,让父母知道自己有力量了,每次挑水,父母都嘱咐一声:“慢点,别闪了腰!”再后来,我学着父母不用放下水桶,直接用扁担提水桶把水倒入水缸,那瞬间的骄傲感无法用语言表达。
如今,村里家家井里下了水泵,一按电闸,水就满缸了。老井也早被人们填平了。可想起水井旁的情景,总觉得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如同甘甜的井水在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