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39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圣人”孔子

(2020-12-17 18:47:59)
分类: 知识窗
   孔子是不幸的,3岁失去父亲,为了理想一生颠沛流离,又一再痛失心爱的弟子。可他却有着强大的内心,在艰难中一心向学,后来成为老师,“有教无类”不分阶层,让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机会。周游列国更是坎坷,遇到晏子的“毒舌”而不被齐景公重用,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依然欣赏晏子;在匡城遭遇险恶被人围住,他没有慌张,其自信来自以传道为己任的使命感;在郑国被人形容“累累如丧家之犬”,孔子笑着说“然哉!然哉!”陈蔡断粮,大家都饿倒了,他说君子在困境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展现了儒家的骨气。他因材施教,鲁莽的子路和畏难的冉有问他同一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完全不同——让子路再问问别人,让冉有立刻去做。
    我们一直把孔子称为“圣人”,《说文解字》说:“圣,通也。”圣人最初指的是见多识广、通达事理的人。后来,“圣”被神圣化了,专门指至高无上的人,拥有最高地位的皇帝被称作圣人,道德智慧的楷模也被称作圣人。其实孔子的“圣”不是天生的。鲁国的太宰曾经好奇孔子为什么多才多艺,孔子感慨说:“吾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认为太宰不了解自己,他小时候家里穷苦,才学会了各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本事。君子们是不会有这样多的本领的。这句“多乎哉?不多也”大家或许耳熟能详,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挂在嘴边说茴香豆,只不过孔乙己乱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