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是美丽的;秋意独白
(2020-12-13 10:56:43)分类: 散文随笔 |
我们来到了山顶,时值仲秋之季,满山的树叶逐渐变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斑斓,绚丽炫目,竟使日渐萧疏的丛林,独具一格地呈现出清秀而飘逸的风姿,那是毋需添加任何色彩的自然佳境,拥有全无修饰的洒脱影像,显示出一副无视软红香土的特有孤傲,让人从中感悟到世间有一种凄楚之美竟然如此香艳醉人。
天坪岭上的树木有许多种,有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枫树、银杏、继木、柃木、杂竹、油茶等。众多的树木中,最耀眼的是枫树和银杏。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除了在那临风的飒爽,更在那经霜的素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作为李可染先生的代表之作,作品取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之词意,气质雄壮豪迈。1964年创作此画时,正处于李可染大量写生后的理性思索时期,逐渐摆脱写生状态,把写实描绘变为抒情性的写意表现,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将枫林和枫叶诗意画推向了极尽。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分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林中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七角丹枫鲜红耀眼,黄栌叶馨香沁人,银杏叶,这让我想起郭沫若的散文《银杏》:“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分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走着走着,我们遇见了几个护林员,他们见我们是空手无物,就明白我们不是盗伐者。于是,走过来与我们攀谈。他们告诉我们,长期在森林里巡查很寂寞,很少与人交谈。他们是林场的职工,年轻时是伐木工人,现在政策变了,他们成为了护林员,而且收入远比以前当伐木工人多。还说现在禁伐森林,提高林业工人待遇的政策很好。他们的一席话,让我们感慨万千。
噢,又起风了,是风声,是山林的夜风,带着松涛,带着林啸,但,突地又归于平静,真怪,风乍起吹响一林秋涛!又无声无息下来,天地间又如无人般的安静,偶尔有时又如天籁之音,轻轻的,淡淡的,低低地隐入耳畔,而又有时断时续的音符, 落叶还在径自舞着,落着。有的与我们摩肩擦背而下。时有彩叶附着在我的衣襟上,亲昵地给我缀上秋的图案。猛一阵急促的风吹来,“飒飒”声灌满两耳,一片肃杀的呼叫淹没了丛林,也淹没了我。只觉眼前一片凌乱,空气似乎在瑟瑟颤抖,脚下的落叶也骚动不安,发出无可奈何的轻吟低叹。这时,我满眼都是血与火的光影,繁乱错综,此辉彼映。我渐渐地迷蒙起来。树木弯转佝偻的身影投在地面上,斑驳着凄凉与忧郁,一片凋敝的情调。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那疾风扫落叶的呜咽,那凄风苦雨的如泣如诉,骤然在耳畔交鸣。我的双眼有些潮润,眼前的血色与火光压迫着,不禁惶惑起来──落叶犹如坠楼人啊!这叶铺的大地,对我不啻是一种折磨。我的脚步不由得分外地沉重起来。林中地上的落叶非常松软,发出簌簌声响,象海边浪花的微语;像恋人热恋时的情话,喁喁唼唼着深秋的故事。
此情此景,令我忽然想起柳永的《八声甘州》中的句子,心里默诵罢上阕,口中却将下阕吟诵出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我们流连在林海之中,不知不觉地,身披晚霞的余晖。任凭清澈的凉风飒爽地梳理着我们头上稀疏的斑发,两眼一瞬也不瞬地望着酡红如醉的落日,心平气静地细咀慢嚼,品尝着这落日映秋林的色、香、味。花欲其娇丽,叶欲其密茂,而林则以疏,以落而愈显,茂林,密林,丛林,固然是令人有苍苍翳翳之感,然而究不如秃枯的林木,在那些曲径之旁,飞蓬之下;分外有诗意,有异感,疏枝,霜叶之上,有高苍而带有灰色面目的晴空,有络纬,蟪蛄以及不知名的秋虫凄鸣在森下。或者是天寒荒野,或者是日暮清溪,在这种地方偶然经过。
在秋林里,有一种身体放松,心游八方的感觉。此时我能够凝视着天坪岭一望无际的莽莽林地,更生出无限的遐想来,把我去过看到红叶的景象全都追忆搜索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新奇景象任由我想象取舍,心里充满着暖意。人之所以悲,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的消失过去。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人活着的最好状态,无非是眼前能“从容观景”而已。可以静看所有的流逝变化,不焦躁,不挽伤,只是心怀感激。不再和时间赛跑,也不再和时间搏斗,而是面对时间,握手言和。
生命的风景在不经意间已走过几十载岁月的年轮。阳光朗照也好,月上西楼也罢,身后留下的轨迹在装满了沧桑的同时,也让自己有了太多太多的心语。每个人都在把自己的生命挂在历史的树上,它会有深秋叶落时的哭泣,有风雪肆虐时荒凉。当春风亲吻大地的时候,我们同样有踌躇满志的含苞欲放,让一抹艳丽装扮火一样的夏天。生活曾让我们的泪水汇成小溪,但涓涓流淌的不只是我们曾经有过的那些伤痛,那条小溪里还有清澈透明的欢乐与幸福。一路欢快跳跃的溪水常常会溅起朵朵浪花,那不正是我们生命中所有的感动吗?
苍鹰在蓝天上盘旋,那是因为有它向往的高原。船儿在浪花中穿行,那是追赶太阳的光明。骆驼在沙漠中跋涉,那是因为前方有绿洲的歌。松林在疾风中昂挺,那是因为有根的坚定。护林员常年在森林里耐得住寂寞,是因为树林是他们生活依靠。也是由于有千千万万的护林员耐得住寂寞,才有美丽的森林,才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秋天虽然给人带来一些伤感,但秋林是美丽的。在秋林里,往往会使人,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份透彻与洒脱,把一切赞美与喜爱都隔离在潺潺的秋光之外。天坪岭之行,带回来的不仅仅是秋林美色的记忆,而且还有一些新的认知和感悟。
秋意独白
秋天,宛如一位风度翩翩的诗人。披着一身黄灿灿的树叶,踏着轻飘飘的步伐,慢悠悠地走过来。凉爽的微风在枝头荡漾,纷飞的细雨搅扰了人们的清梦,仿佛只是一转身,便敲开了秋天的大门。
吟一个诗意的秋,踩着落叶的声音轻轻地歌唱。“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毛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轻轻吟罢诗人孟浩然的这首《初秋》,一股淡淡的秋凉之意扑面而来。秋天到了,夜晚逐渐拉长,清风微凉,暑气消退,房间安静了,草丛里的露珠星星点点,晶莹透亮。秋天刚从夏日的沉睡中苏醒,像一只翩然轻舞的精灵,飞过树梢,染红了枫叶;飞到果园,飘来了果实的清香;飞向田野,迎来了秋收的喜悦。
吟一个诗意的秋,让秋意往深里去。“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秋风萧瑟,天气转凉。草木渐渐零落,白露凝结成霜。一场绵绵的秋雨过后,寒意侵袭。荷叶被秋霜剪破,水珠无法从上面滚落。大雁南飞,小草枯黄,梧桐树叶纷飞,秋虫的叫声越来越寂寞,蔚蓝色的天空被洗刷得越来越高远。
吟一个诗意的秋,诉一曲心中的意。“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意阑珊,诗仙李白借着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心中之人的思念,凄婉动人。自古以来,人们总爱伤春悲秋。秋意寥落,月明风清,令人生出无限的心事和感怀。秋天,是一个寄托情思的季节。一片落叶,引来几缕缱绻的哀愁;一阵清风,吹皱一汪惆怅的心湖;一场冷雨,牵出一份淡淡的落寞。
吟一个诗意的秋,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深秋时节,高粱红了,石榴熟了,香芋伸着一个个圆圆的脑袋,破土而出。苹果羞红了脸,葡萄像一颗颗紫色的玛瑙,麦田里到处都是一派黄澄澄的景象。
当萧瑟的风儿把大地吹成一片金黄时,当淅淅沥沥的雨儿打湿了柔和的夜晚时,当旷野里层层叠叠的稻穗压弯了腰时,秋天的笑容更深了。吟一个诗意的秋,伴着优美的旋律,秋日的琴弦划破长空,落下一片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