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的味道

(2020-04-28 14:48:16)
分类: 散文随笔


 

每到春节,大年初一的时候总是要回到老家去拜本家的长辈。祖父在世的时候,家里甚是热闹,祖父祖母辈分长,家里堂屋里总是挤满了来来往往拜年的男女老少,奶奶端着瓜子、糖果、香烟、花生招呼着人们,在欢笑声里辞岁、寒暄、问候。男人们都要询问爷爷的书画、种植的花花草草,爷爷一一讲解,不厌其烦。小时候,爷爷是我心目中的传奇,读过私塾的爷爷在我入学前就开始教我读《三字经》和《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半懂不懂的句子启蒙了我对文学的热爱;“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让我了解了大中国除了姓吴的,还有很多个姓氏,心胸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再后来,我喜欢跟在爷爷后面看爷爷种花养草,文竹、月季、鸡冠花、大理花、吊兰、蔷薇、九月菊、七月菊、君子兰、梅花……我从此知道了很多花草的名字。月季花月月绽放,腊梅花香气扑鼻,九月菊傲然霜雪,文竹娇小可爱,大理花雍容华贵……爷爷总是很开心、很小心地照顾着他们,我也只能远观不可亵玩。这些可爱的小玩意在我心里纷纷绽放,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成为我一生的爱好和情趣。

每每想起故乡,我就觉得故乡的味道就是夏天祖父院落里那爬满墙头的土梅豆角,满满的都是。祖母一般都是摘下梅豆角,水煮后,蒜汁凉拌,间或滴上香油,配上捞面条,堪称世上的美味。此时此刻,祖父必定拿来陈年杜康,来一碟油炸花生,美美地喝上3杯,然后扇着芭蕉叶扇子,讲一段解放战争时期或者土改革命抑或抗洪救灾时期的故事。祖父参加革命时处在解放战争末期,他依然骑着战马、拿着驳壳枪、挎着红缨大刀平叛土匪。祖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土改时一夜之间毁掉了奶奶娘家人的数百亩大烟,从此奶奶和娘家人恩断义绝。后来,我常常梦到祖父身穿长袍皮袄骑着战马驰骋沙场,也总能想起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诗句。一直到如今,我也没有能赶得上祖父英雄主义的形象,只是在三尺讲台上虚度光阴,无法实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豪情。

所以,想起故乡,就想起了祖父的梅豆角、杜康酒和满园的姹紫嫣红。

后来啊,过年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看祖父写的一副副春联,红红的纸、黑黑的墨,满屋飘香,洋溢着浓浓的喜庆和祝福。“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些耳熟能详的对联全都来自儿时的记忆。祖父把这些祝福送给左邻右舍、乡里乡亲,换来满屋的快乐和欢笑,这才有了过年的味道、家的味道、亲情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是洋槐花的芬芳,是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也是雪地里追逐的脚步。而我的故乡的味道则是祖父带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它们深深地印在我的生命里,伴随我一辈子。

满园的花草、满墙的梅豆、满屋的墨香和爷爷的加重自行车、奶奶村头叫我回家吃饭的呼唤都成了记忆,成了过往。故乡犹在,但已改变了模样,变得越来越陌生,成了渐行渐远的乡愁,成了慢慢消失的炊烟,也成了慢慢消失的乡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捉蜻蜓
后一篇:相遇樱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