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四个阶段
(2020-04-17 06:41:50)分类: 散文随笔 |
读书的四个阶段 |
人一辈子能读几本书?读书破万卷的人是否真的一往无利?读万卷书是否真的比不上行万里路?答案各有不同。但是我认为人一生读书,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过以下四个阶段的一种。
灌书:初为人时,父母就是我们的老师,言传身教,不用捧起课本,他们便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与处世的哲学;进了学堂,不论数理化,还是语英史,你喜欢的不喜欢的,有用的没用的,只要将来考试要考到,老师们都一古脑填鸭式地塞入我们的脑海里。这一阶段是最多人经历过的阶段,当然有无数人的读书经历在出了学校后便嘎然而终,止步于被灌书的阶段。
寻书:毕业后,出来社会工作,有人会发现以前学校老师教的知识,似乎远远不能满足自身所需,或者根本学无法致用。于是,你得通过自己努力,去寻找能帮助自己提升的书籍,埋夜苦读专业书,埋头检索工具书,时时充电,奋起直追;也有人发现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无益的、消遣的、让自己快乐的书,这一阶段的人从被动转化为主动,着重一个寻字。
著书:当功成名就,工作家事无忧时,有的人便想着立书著作,想把自已的成功经验或人生所思所得演变为铅字,或满足自己的欲望,妄想流芳百世青史留名;或为了帮助后来人汲取经验,更加容易地获得成功。当然,出于何种目的都好,先不论对错,也不评糟粕精华与否,能对人生有感悟有思考,不被局限束缚,便已迈入深一层的人生阶段。
无书:表达完所有的心得,弃笔而立,并非如外人所见落入江郎才尽的窘境。这一阶段的人少之又少,手边无书,心中有书,他们在读的是一本无字之书。以无限去穷有限,以无法去度有法。他们立过书,自然明白书中所言有真有假,不可尽信,亦不可不信;他们著过书,已觉人生无悔,又领略少既是美的奥秘,再多写多谈已是画蛇添足,于世无益,倒不如抽身而退,在巅峰处飘然,去读那天地之书。
四个阶段,灌书是人生必经,寻书是自我觉醒,著书是度人利已,无书才是大智大慧。笑看世间你我,多少聪明人,陷于著书立文之潭不能自知,可敬可叹又徒增可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