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
(2020-04-09 16:57:23)
“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这些天,为避疫情,猫在家里充当宅男,习字挥毫,看书读诗,特别重温了一些古今有关春天的诗词。读罢,心胸豁然开朗,春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驰神往。
灿烂明媚的春光里,草长莺飞,柳绿桃红,微风吹过,不时飘来缕缕清香。韩愈的“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道出了春之生息、春之景明。郊外鸟鸣花开,乡间小桥流水,正是游人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鲜活描绘春的温馨、万物欣荣。而朱熹《春日》里的“万紫千红总是春”意境深邃优美,韵味十足,千古传诵。春天是活力四射的季节。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对春的讴歌吟诵淋漓尽致。对江南春色的描写,更是出神入化。白居易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道尽了江南春的灵气秀景,抒发了诗人对曾经客居之地江南的深深眷恋。而乐府辞中的“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是对春的白描。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凸显对春天色彩的刻画。“绿”字是吹绿的意思,动静结合,堪称神来之笔。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最后选定了“绿”字,对江南春色描绘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如上诗词,大多是对春天的情境描写,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则是多棱镜,微显阐幽,详尽道出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春景,耐人寻味,心旷神怡。
春天,是寄情孕育的时光。古往今来,多少达官贵人,黎民百姓,呼唤春天,徜徉春天。捧读方家描写春天的诗词,触景生情,浮想联翩。面对不寻常的庚子新春,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举国抗疫,无不希望早日扑灭病毒,迎来春回大地。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成为许多网友钟爱的诗句,每每转发者众,想来诗句触及当前抗疫氛围使然,的确为人心所向。近日我也重读毛泽东主席若干此类诗词,发现还有不少词句,颇为契合当下形势: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大义凛然的绿衫将士、仁心仁术的白衣天使的形象浮现眼前;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的壮阔景象契合;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不正是全民勠力同心战疫情的豪迈写照么?
诗言情,诗言志。在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下,疫情已得到控制,人民生活、生产逐渐恢复。写及此处,我抬头遥望窗外,东江两岸已是郁郁葱葱,春天真的回来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个阳光明媚、景明清新的春天将在国人欢呼抗疫胜利的凯歌声中昂然回归!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