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39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日读诗;秋天的书香

(2020-04-03 09:44:57)
分类: 散文随笔

百鸟和鸣,千花竞发。桃红柳绿,风和日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城里的朋友说,可惜了这么美好的春天,不能跟往年那样,去踏青,去赏花,去烹茶品茗,去采蕨挖笋……

 

乡下“筑巢”的我,没有这么多的遗憾。即使在庭院里,也可以看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看到“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看到“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还有“雨蓑烟笠事春耕”的农人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欢实地忙碌。

 

对朋友说,那就读诗吧!你想看的春景,你想要的诗意,诗里全都有。同时也别忘了捕捉你窗外的风景。总会有一抹绿、一片云、一只鸟给你带来春的问候。

 

是的,我喜欢在大自然最诗情画意的日子里,让眼睛和心灵同时张开。

 

春日读诗,被一首小词逗笑。

 

那是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朋友问:你也曾如此可爱勇敢过吗?

 

我反问:这样的念头你难道没有过吗?

 

于是两人都发了个“哈哈大笑”的表情。

 

年少不谙世事,一颗心玲珑剔透,未曾饱受风霜的沾染,心里所念,皆是美好,遇见所爱,敢于追求。那颗未被世俗压迫、未被礼教束缚的心,正如漫天飞舞的杏花一样,自由自在,向美而生,逐梦而行。

 

韦庄成功地逗笑我,也给我一个留白的空间。那个女孩与陌上少年终成眷属了吗?是被“呵护一生”还是最终难逃“被无情弃”?或者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只是一个“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故事,只是一场“事如春梦了无痕”的忧伤。

 

也许每个曾经的我们心里都有过一个“陌上少年”。有时候,这个“陌上少年”也可能是一种执着的梦想。比如“美”,比如“追求”,比如“梦中的橄榄树”……因为不满足眼前的世界,所以挣脱羁绊的念头是那样强烈而又执拗。

 

然而,最终有几个人能与爱慕的“陌上少年”相伴终老?就像初心,坚守何其不易。多少人的初心最终被丢弃在了路上。

 

春天很美,人生却总不能诗情画意。

 

春日读诗,本来只想读读风景,一不小心读到了人生。


秋天的书香

 

 


一年四季都是读书天,但季节不同,人对生活感受会略有不同,人对书的喜好与感悟也会不尽相同。

秋天读书,可以读出恬淡的沉静。秋天的景色层次丰富,又有一种肃穆安详的气象。远山淡如浅妆,湖水波平如镜。如果再下起雨来,天气变得清凉,早晚还有一些轻寒。此时,无论是坐在书房的窗下,庭院的藤椅,还是公园树下的长椅读书,一下子就沉浸到书里面去了。读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感真挚温厚,语言清新典雅,原来人生可以这样平和而温静;读林清玄的小品,清丽空灵的文字,恬淡自然的文风,让人俗念顿消,心生清明。

秋天读书,可以读出博雅的情趣。秋天是万物成熟的季节,稻谷泛金,菊黄蟹肥,瓜果飘香。在这洋溢着丰收气息的日子里,可以读一些闲书、杂书。读倦了,嚼几颗脆甜的大枣,吃几个糖炒栗子,悠闲而惬意。读李渔的《闲情偶寄》,看当时文人游山水、筑园林,嗜茶酒、品美食,读闲书、做雅事的闲情野趣和雅致生活,笔力轻巧从容,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真趣,在万物细微处寻到美好。读汪曾祺的《人间有味》,可知简单的一茶一饭、一菜一蔬,都自有情趣。

秋天读书,可以读出高远的境界。秋夜的天空纤尘不染,群星闪耀;皎洁的秋月,洒下如水的清辉,寒凉中充满诗意;窗外秋虫唧唧鸣叫,四围静谧。这样的夜晚,让人容易回想酸甜苦辣的过往,叩问奔波劳碌的意义。读塞涅卡的《论幸福生活》,懂得在反复无常的命运中,学会调整心态,增强内力;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可知宇宙的广袤、人类的渺小,让思绪飞得更遥远,领略一种清虚高迈的境界。

秋天读书,可以读出明朗的心情。秋天是萧瑟的,也是明艳的。菊花黄灿如金,芙蓉花开繁盛,桂花香气馥郁,银杏、橡树、枫树、乌桕的叶子比二月的春花都娇艳。秋天是一本厚重的书,读书也是读秋天,读秋天也是读书。面对这样的景象,可以读一些唐诗宋词。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让人有了爽朗向上的精神,就容易看到生活的美好,变得豁达从容,不会孤闷寂寥。

秋天云白风清,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无论白天或夜晚,读书都让人神清气爽、安静恬然,收获一份智慧的启迪、生活的惬意和岁月的静好。


读书与人生

  

  漫步走过我书房里排列整齐的书架,凝视着一部部厚厚薄薄的书籍,内有家喻户晓的通俗小说,也有艰涩难明的哲学读本,有枯燥乏味的历史记载,也有令人读来津津有味的来自文友送来的书籍……身处在书丛中的我,骤然间备感到“知识就是力量”的真实。

  有一个作家说过:“书是一个多情种子,如果你一不小心沾惹上了‘她’,这辈子就休想摆脱‘她’的纠缠。”因此,你一旦让传统文化因素浸润了内心世界,便会拥有一个读书人生。

  细细想一想,其实读书人生的形式并不简单。其真谛在于恋书情结。什么是恋书情结呢?这是不好妄下定义。但是却不乏很多的例子。像王国维比拟的那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已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像钱钟书在“五七”干校无书可读,就反复阅读随身携带的字典和笔记本等等。这些大概就是恋书情结的十足表现吧。欣赏读书人生,不啻为最好的艺术享受,腹有诗书气自华,则是读书人生的轨迹和共性。鲁迅从少年起就喜爱收集资料,摘抄内容不仅有中外名著,连康熙字典里的怪癖字也在列。钱钟书乃公认的世界级学者,精通中华典籍,又精通多国文字,对西方古典和各种新兴人文学科造诣颇深“以生命的极限去探索人文写作和人文艺术极致”。

  古人云:“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对于这两句话,读书人生作了最好的包容、最生动的印证。论及价值,莫过于用陶治和熔铸为人类文化精华的绵延和发展,创造活的灵魂。

  我学历不高,但从小到大喜爱读书,参加工作后,换了不少单位,最值钱的宝贝,就是几箱书。

  今日,在繁忙的社会生活里,手拿几只金华酥饼,一头载在书房,离开喧哗,放下杂事,以书为伴,那是快乐无比的日子。读书人读的书愈多,则心胸愈开朗,不但能容人,而且能容物。

  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壮游,是内在灵性不断成长的源泉。

  2000年以来,我先后出版“西窗”系列:评论集《西窗闲文》、散文集《西窗剪影》、报告文学集《西窗凝视》,以及新闻作品集《时间·时空·时速》。尤其是浙江交通文学艺术第一届、第二届“梅花奖”,我的作品获得了三等奖和二等奖,这是一种肯定和鼓励。这更是我读书的结果,读书的回报。让疲惫的身体变的轻松,让紧张的心灵变的松弛,给迷茫的人生点亮一盏指路的心灯。书籍更改变了世界,读书又丰富了人生!

  读书不难,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以成功,持之以恒方见成效。读书不在年龄大小、学历高低,全在启悟、学习致用。关键在于毅力、意志。“书读百遍、其义自明”。努力琢磨、反复体切,书的意味就出来了,人生的情趣就浓厚了;人的意气就高远了;人生的才德就更丰富了;人的气质就升华了;人生的成功率就更高了。

  书能让愚者变智,落后变先进,平凡成伟大。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果然能读书,能朝书本指引的光明之路而行之,势必笨鸟先飞早出林。也一定能在持久深入的读书人生中提升自己,改变人生,取得成功。这样不会白来一趟人生世界,让父母养育我们有所期待,让亲人朋友有所期许。

  一切经典的手法,只有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万般皆不论,唯有读书高。一切事业必先从读书起才扎实可靠。古人强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漫长的人生先走开读书的第一步吧!向往读书报效国家,实现中国梦的愿景,让我们一起用读书来伴随我们的美好人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腊八节
后一篇:清明随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