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花只应是此花

(2020-03-29 12:05:59)



 

 


南朝梁代文学家何逊爱梅。时在扬州做水曹这样的小官儿,舍内有梅花一株,他日日吟咏其下,写下诗赋若干。后移居洛阳,日夜思念那梅,即请再职扬州。如愿南往,见那梅树花正盛开,何逊于前徘徊不已,终日不想离去。

 

何水曹可以说是个梅痴。

 

余近年访梅写梅画梅,其痴不逊于何水曹矣。曾连续数年南下杭州的超山、西溪湿地,新昌的蟠龙山,绍兴的金庭山,于梅园梅岭间,或徘徊,或徜徉,或观察,或思或嗅,或拍或画,或诗或文,不亦快哉!尝时遇严寒逼人天气,潮湿相加,亦不以为然。

 

初次江南访梅,得长篇日记,连载于《书法报》半年有余,亦一时之兴致所得。记得那次入超山梅园,日间晴和,园内梅花一派喧闹,于香

阵里徜徉低回,向晚始归。出得园门,口袋窃得梅朵梅粒几许,忽感觉如有相随者,回眸间,见有一只蜜蜂竟独独追随而来。不舍我耶?不舍口袋之梅耶?

 

对于梅花,好像很是熟悉了,但对于此后的梅林间所发生的一切,便又是一派茫然。

 

嫩绿的叶子是怎么生发的?春风吹来,它们是否也会响成一片?青青的梅子又是怎么应运而生的?梅子在叶丛中,时有隐现间,黄鹂会来吗?关于这些,在古老的《诗经》里,有一篇《摽有梅》给出了答案。里面说,梅子成熟于风和日丽的阳春三四月,叶丛明灭间,有青青的梅子在其间闪现,叶子与梅子的颜色相近,乍一看,是只有一片绿色葳蕤着,不细心怎么会得见呢?黄鹂,有或是没有,未有提及,

只可想象。梅树下,却是只有一个女子,一个娇好的女子,在那里正思念着她的恋人。

 

三四月梅子成长的时节,我早已回到北方。我没有机会,也忽略了梅花盛开之后的梅林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三四月的江南,想一想也是到过,没有为梅而去,即便是匆匆在梅林边走过,也不以为那是梅林吧。

 

收回来再说梅花。江南的梅花,可以说处处都是的,杭州、苏州,当然也包括扬州,春节前后,随处有着梅花的芬芳飘溢四方。

 

梅花,武汉也有的,在1984年并被定为市花。其理由有三:一是梅花具有傲霜斗雪,凌寒绽开的风骨;二是武汉的梅园在规模和研究上都在全国名列前茅;三是湖北自古就是梅花的故乡,

秦汉时,野生梅就散见于大江两岸,并用于医药。隋唐时,其食用药用价值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庚子新春期间,也就是现在,武汉人民正在与中华民族一道,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一场新灾难,新冠肺炎的侵袭,如霜雪严寒,正考验着我们。

 

梅花,是武汉市花,梅花,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梅花是从来不惧严寒的,于酷烈的严冷中,梅花愈见娇艳!

 

据说,中国对于牡丹与梅花何为国花,至今举棋不定。中华民族,若没有如梅的铮铮铁骨,若没有不畏列强的光辉历史,何来今日富强?牡丹纵是国色天香,却易生自满,易图安逸。

 

国花,一定要是梅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