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春分;犹似一场倒春寒

(2020-03-28 12:46:50)
   每年3月20日前后,是中国传统的春分节气。从上一个节气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春分的“一候玄鸟(一说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大地开始变得鲜活灵动。 
  所谓“玄鸟”,也就是燕子。上古传说中有著名的“玄鸟生商”故事,商,就是夏商周三代中的殷商。《诗经》中《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八个字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上天命令燕子降下来生出商,于是玄鸟也成了商人的图腾。 
  玄鸟有这么高的地位,被老祖宗用来做定四时的四鸟之一。《左传·昭公十七年》:“玄鸟氏,司分者也。”杜预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孔颖达疏:“此鸟以春分来,秋分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分。” 
  这种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当然不会真的生了商人老祖宗契,但它们让春天在日复一日中,在昼夜更迭中,愈发地活色生香了起来。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和夏至的关键字是极与最,春分和秋分的关键字是平与均。“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直到现在,很多国家还将春分(昼夜平分日)作为春季的开端,有些国家甚至将其定为新年的起始。 
  春分在古代礼制上是个大日子。“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也就是说,普通百姓是不得擅自祭祀日月的。这一天,除了祭日,还要迎燕子——《礼记·月令》:“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 
  虽不能祭日迎玄鸟,普通百姓在春分这天也有自己的习俗,比如说立蛋。“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其实,立蛋纯粹是个技术活,就像之前在朋友圈风靡一时的立扫把,不过一时之趣。 
  除了立蛋,踏青放风筝是最应时应景的春分消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描绘春日的小诗,就像丰子恺的画作一样,简单清雅。 
  对很多人来说,放风筝技术难度太大。比方我,一生之中,从未成功放飞过一只风筝。这时候,倒不如学学庾信———“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开君一壸酒,细酌对春风。”和他一样喜欢春日饮酒的,还有宋人舒岳祥。一首《春分偶饮成醉兀兀坐睡觉而残月在窗矣》,光听名字,就醉了。据说老祖宗在春分这日有簪花饮酒的旧俗,但我查来查去,都查不到确凿的史料。罢了罢了,即使不过是今人的穿凿附会,但于这桃李春风燕子归来中,与三五好友,头簪花,手捧杯,闲话家常,倒不失为人生一乐。 
  前几日做了一期画中赏春专题,在传统的国画作品中,说到春天就不能不提展子虔的游春图。它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卷轴青绿山水画卷。历经漫长的历史辗转,画卷剥落损耗,色彩黯淡。找遍网络,我依然找不到一幅让美编满意的高清图片,她反反复复和我念叨,太糊了太糊了,根本印不出来。最后定版时,不得不忍痛放弃。但是关于这幅画的背后,有一个漫长曲折的动人故事。这画上并没有展子虔的签名,之所以被认为是他的画作,是因为宋徽宗赵佶在其上题字“展子虔游春图”。但也有争论,比如傅熹年认为《游春图》中的建筑风格,不合隋与初唐的形制。沈从文也认为,画中人衣着坐姿与隋人习俗不同,但又有很多大家,对这幅真假莫辨的作品,高度赞誉,除了赵佶,还有董其昌。他说:“展子虔笔,世所罕见,曾从馆师韩宗伯所一寓目,岁在庚午再见之朝延世兄虎丘山楼,敬识岁月。”黄庭坚说:“人间犹有展生笔,事物苍茫烟景寒,常恐花飞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清亡后,这幅画被溥仪带出宫,流落民间。有一天,在琉璃厂闲逛的张伯驹看到了它,卖家索价800两黄金,张伯驹怕国宝流失,卖房买画。1952年,张伯驹夫妇将这幅画和唐伯虎的《三美图》等诸多珍宝一起上交国家。 
  这样的格局,这样的觉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犹似一场倒春寒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春暖花又开,人们甩掉厚厚的棉衣,走进五彩斑斓的世界,放飞自己的心情,一身轻松。但是,今年这个春天例外——因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多少人被禁足家中,美其名曰“不出家门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然而,“贡献”的时间太久,错失春光的心情就有点不爽。饱满的孤独、无边的寂寞,伴着乍暖还寒的心情,就像漫漫人生路上经历的一场倒春寒,给人以警醒、反思,让急于前行的人铭记不忘。

  染病的春天是从寒冬开始的。一股裹挟着病毒的寒流,从江城出发,随飞沫乱飞,无辜者中枪倒地。人们开始埋怨和声讨那些饕餮之徒,他们的嘴巴张开之后,祸害社会,却封住了人们的嘴巴,遮掩了美丽的容颜。事实再一次告诉人们:野生动物也不是好惹的。所有的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朋友之间应当友好相处才对。

  疫情发生后,电视屏幕上又打出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公益广告,那些张牙舞爪的家伙,谁敢说自己不是野生动物?说不定你还没有一头野生动物值钱呢!立法机构因此出台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扎紧篱笆,补齐短板,为未来的道路碾压好坚实的路基。其实,早在1988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了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就制定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并且经过2004年8月、2009年8月、2016年7月、2018年10月四次修订,一次比一次更全面、更严格。但由于“有法不依”现象的存在,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贩卖、宰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致使果子狸、穿山甲、蝙蝠等动物仍不能逃脱被猎捕、贩卖、宰杀的命运。那些滥杀野生动物的人总是视法律为儿戏,与执法者躲猫猫,结果闯出了滔天的大祸,“搅得周天寒彻”。

  倒春寒总是与迎接春天的人们不期而遇。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但由于有了这场倒春寒,什么踏青游春、赏花游玩都被搁置一旁。从寒冷中走出来的人,往往急着去追赶阳光。而倒春寒提醒人们,温暖来临的时候,切不可忘乎所以。前进的道路总是迂回曲折,一帆风顺只是美好的愿望。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是人们总结出来的睿智名言。

  倒春寒是一次考验,高兴得过早,往往乐极生悲。刚甩开的脚步不宜用力过猛,刚脱下的棉衣,不宜扔得太远。人们在一个多月的闭户反思中满是春愁。这春愁,不似羁绊旅途的“一片春愁待酒浇”的春愁;不似错失江山、思念故国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春愁;不似“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春愁。而是禁足家中的无奈和忧思,是“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是对远行者的沉痛哀悼,是为国运担忧的情怀。但是,黑夜过后,曙光来临。忧愁之后还是要奋发有为、奋起直追,把遭受的损失再补回来。老百姓说“麦季歉收秋季捞”,这句俗语饱含着战胜困难、不屈不挠的坚韧和毅力。

  毛泽东同志说:“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倒春寒给人们上了一堂课,不但让我们学到了气象知识,也学到了医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知识,增长了本领和才干。倒春寒能砥砺意志,能锻炼队伍,能增强我们战胜病毒的信心和勇气。在人生的乐章中,倒春寒毕竟是短暂的休止符,倒春寒过后,必将迎来灿烂的阳光和明媚的春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战“疫”心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