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里赏春光

(2020-03-27 23:30:46)
分类: 散文随笔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尤其是那些描写春天的精彩佳作,让人在领略古典文学魅力的同时,深切体味到了诗词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和浓浓意蕴!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此乃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令狐楚《春游曲》里的名句。早春时节,万物萌生,温柔和煦的微风在徐徐吹拂了一夜之后,空气里便夹杂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淡香气。晨起推窗,举目四望,呀!团团簇簇的各色花儿在悄无声息中竞相开放了。春天似乎就躲在夜间、藏在檐下,居然连个招呼都不打,便连颠带跑地扑向了人间,奔到了院舍,跃上了树梢。清风缕缕乃无声,吹绽朵朵枝头花,缓过神的人们在惊喜之余纷纷走出家园,寻觅那村前屋后的点点嫣红…… 
  而与令狐楚同时代的窦巩,虽口讷不善言,但却是个满腹文采的内秀雅士,他在看望友人宇文籍后,乘兴挥毫,酬唱寄怀,留下了“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的浪漫之语。大唐盛世,既是注重友情的时代,更是个崇尚英雄的年月,窦巩在风光旖旎的春天里,孤身一人在河堤上信马由缰,遣兴游览,身旁没人相依相伴,寂寥之际唯有昔日友人浮上心头,感慨之余,回首来路,深深浅浅的一串串马蹄泥窝里,散落着一枚枚清香四溢的花瓣!顿时,那些宦海沉浮的困惑,聚散离合的辛酸,统统抛却在了九霄云外,眼下,春光正好,焉能辜负?天高放鹰,道长纵马,仰天长歌,岂不快哉! 
  还是南宋姜夔情思悠长,感知细微,能于点滴之中洞悉春之气息。在他的《淡黄柳》一词中,就极尽婉转悱恻却不失清越秀丽地描绘出一个游子眼中的春景:“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屡试不第然精通音律的才子,四处游历,颠沛流离,却始终怀有一颗热爱生活、向往闲适的纯真之心:燕子翩翩飞来,一路吟唱,一路欢欣,一路呢喃,问询春天在哪里,看哪,只有那池塘里的一泓潋滟水波知道! 
  或许是受了“诗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妙句的启发,南宋词人石孝友笔锋一转,把个惯常不过的春雨写出了别样的情调:“微雨洒芳尘,酿造可人春色。”蒙蒙细雨淅淅沥沥,飘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志南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落在虫声新透的绿窗纱上(刘方平诗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洒在一枝红杏伸出的墙头(陆游诗句“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更是裹挟着芳香四溢的尘土,渗透进芳草萋萋的土地里,让世间万物有了神清气爽的动人景象……他不说雨有多美好,多及时,多珍贵,只这寥寥十几字,就道尽了一场春雨无可替代的角色——装扮季节的信使、赋予人间美景的精灵。 
  在耳熟能详的《蝶恋花》中,这位婉约派词宗李清照开句“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微微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冬日的寒冽,湖面的冰层已慢慢融化,那袅袅娜娜的柳条抽出了嫩芽,盘盘曲曲的梅梢吐出了素蕊,凝望这初生柳叶,狭长如少女眉眼,梅花瓣儿,艳丽似美妇香腮,易安居士那多愁善感的一腔情愫,被这清新的春意撩拨得跌宕起伏…… 
  诚如宋代程致道所云:“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我们沉醉在欣欣向荣的春天里,有时却浑然不觉她的美好。所幸在这一句句饱受情感淬炼的诗词中,品赏到了历经千百年文墨洇染滋养,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灼灼春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疫情记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