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花渐欲迷人眼

(2020-03-17 20:39:49)
分类: 诗词天地
乱花渐欲迷人眼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每当燕子北归,柔嫩的柳枝长出新鲜的叶子随风飘舞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这首诗出现在小学课本中,普及率很高,因此也成了赞美柳树的代表作品,对于这首诗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这首诗的作者:贺知章。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贺知章性格旷达豪放,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八个特别能喝酒的人,排在第一个的就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这是说贺知章喝醉后骑着马一不小心掉进了井里,竟然还在井中睡着了,这让我们看来是十分可笑的,堂堂一个大诗人,竟然会醉酒到这个地步,当然在今天还是建议大家喝醉后就不要出门了,免得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贺知章被李白和杜甫频频写进诗里,足见贺知章在诗坛的地位,简直是李白和杜甫的偶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继位,白居易被召回长安,但是好景不长,唐穆宗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对于大臣们提出的劝诫也不听取,白居易上书谈论河北地区的军事问题,唐穆宗自然没有任何反应,再加上朝中政治环境黑暗,白居易请求外调,于是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

  杭州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美丽城市,白居易出任杭州自然是不能放过这美丽的景色,于是趁着大好春光,白居易便到钱塘湖边来了一次游赏,写下了我们熟知的《钱塘湖春行》。

  出任杭州的白居易可不只是游览山山水水,他也看到了杭州地区深受旱灾困扰,于是便发动民工去加高西湖湖堤,修筑水闸,增加西湖水容量,从而引西湖水去灌溉农田,这样一来,解决了杭州地区多年来存在的灌溉问题。在出任杭州刺史几年后,白居易又转任苏州刺史,直到白居易又重新回到长安任职,白居易在苏杭一带工作了将近五年,对这一段经历的总结,白居易将它写做了三首《忆江南》: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能够如此细致地描绘出这些山中景色,足以说明他对大自然里的山光水色充满了无比的热爱,这些山中不足为奇的景象也值得诗人用诗般的语言来描绘,这些可不是那些名利场中利欲熏心的人能做到的。这些小诗的特点都是清新自然,空灵静谧,那种清新之感扑面而来,仿佛一下子就可以让人置身于一个纯净至极的世界里,没有喧嚣,没有杂质。王维一生修禅悟道,所以他的小诗中也充满了禅意,比如他的《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告诉我们就算遇到绝境,把得失放下,也许就会有新局面产生。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字东野,年少时家境清贫,少年时期曾隐居在嵩山。孟郊的代表作有一首流传较广的便是他考中进士时所作的《登科后》了。

  孟郊考中进士时已经四十六岁了,这也是他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不亚于今天的高考,在今天大学扩招的背景下,一次高考足以让很多人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科举也不同于今天的高考,因为凡是通过了科举考试的人这也就意味着他将会得到一份官职,从读书人变成了国家官员,而高考只不过是让学生们有了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是学生,身份没有改变。

  通过三次科举考试终于考上了进士,自然孟郊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往日的那些不如意都已经过去,现在的自己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在浩荡的春风里连马也加快了脚步,在一天之内足以饱览长安城内所有的花。在今天,如果遇到一些特别开心的事我们也可以引用孟郊的这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唐朝人,他的生卒年以及字号等都不详,可见他在当时那个文化氛围异常兴盛的年代里是没有多少名气的,幸好那个年代也不是只会尊崇权威的年代,只要你的诗写得够好,就足以让你来一次逆袭,让张若虚完成他人生逆袭的就是这首被人们认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了。

  闻一多对这首诗有着极高的评价,他称这首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它一改六朝时期宫体诗的浮华荒谬、空虚无聊的特点,变得词句清丽,富有生活气息。它的题目就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全诗所要描写的景物:春、江、花、月、夜。全篇意境深远又缠绵悱恻,通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让人们有了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诗中所描写的楼中思妇通过洒下的月光很自然地和远方的游子联系在一起,种种细腻的情感就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江月夜图。尽管张若虚的存诗仅两首,但他也达到了诗歌创作的至高点,千百年来,再也没有谁能把那一轮明月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天美
后一篇:春来有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