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春

(2020-03-16 23:51:04)
分类: 散文随笔

    望春花开了,春天就快要来了!

    读作家柯灵散文《望春》,他是如此说的。那文中的望春花,我早就熟悉,像熟悉春天呢喃的小燕子,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春风和煦的杨柳枝,春江水暖的鸭先知。那一树望春花,在草未泛青,树没抽芽时,便在濯濯枝头开起了满眼的银花。柯灵说,枝干僵秃,有花无叶,让它零落了也好!而我知道,这正是望春花的独特品性,在植物学上叫“先花后叶”。也就是说,树未吐叶,那满树的花儿却竞相绽放了。

    望春花,也就是玉兰花,又名迎春树,木兰科,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古时多见于亭、台、楼、阁,它的花蕾入药称辛夷。而我,在柔阳拨逗的春意隐约里,驮着寒风薄薄的心绪,欣赏着望春花开放。粉妆玉琢,洁白如雪,仿佛梦里见过的白衣少女践约而至。那花开,何等耀眼,又是何等让人心驰神往。我想,那望春之意,藏着,也露着,像眨眼的春雨,迷朦的春雾,迷彩的春光。

    古诗词里以望春为题的佳作颇多。杜甫的《春望》,让我们看见“国破山河在”的春日长安,凄惨破败,不忍目睹。杜甫在此诗里,写出了“城春草木深”的衰败景象,还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心灵感慨,以及“家书抵万金”的生命渴望与人情温暖,以眺望之势抵达了难以企及的诗意高度,营建出心灵艺术的巅峰境界。司马光评论此诗:“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近代文人高步瀛,在他的《唐宋诗举要》里引吴汝伦语来赞此诗:“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现代文人徐应佩也评此诗:“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明代钟惺在《唐诗归》里说得有趣:“所谓愁思,看春不当春也。”那“不当春”,让我理解,就是在一眼瞭望里,有虚实,有情境,有冷暖,有叹息感慨,也有峰回路转。郁达夫在《奉赠》诗之五里说得好:“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此语让我心生感慨,那“望春”之诗,是“望家”之爱,也是“望国”之情,那家与国交融一体,难以分割,才会如此感人,从而成为千古经典。

    望春古诗,读之甚多。宋刘辰翁的《虞美人·轻衫倚望春晴稳》:“轻衫倚望春晴稳。雨压青梅损。皱绡池影泛红蔫。”唐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还有唐王维《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说真心话,那诗意文情,远不及杜甫,可以说,皆为小家碧玉,完全没有杜甫望春之作的恢弘深邃,精致博大。

    张爱玲曾写道:“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她是在望春,也是在望春无语的心灵渴望中,让潋滟的春光擦身而过。尘香轻溢,漫卷红笺,我感觉她看到悲喜无常的幽蓝梦、渡水桥、河梦湾,也看到了鹅黄的油纸伞、古巷悠长、春风吹蕊、绿肥红瘦、小桥流水、世外桃源……让心灵翻山越渠,听咚咚春雷,让柔情放纵,如箫声悠扬。

    说来话巧,望春花被誉为诗人海子故乡怀宁县的“县花”。这让我感慨无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正是望春的眺望之势。那眺望,是诗意的眺望,人文的视野,融入到了人类的心境,化成不朽的清辉与火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天花开
后一篇:春天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