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死
(2020-03-02 10:42:07)| 分类: 散文随笔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之死,曰为壮烈。
他,空有一身才气,将命运托付给这颠沛流离的乱世。楚怀王不体察他的良苦用心,群小皆诬陷他的修身自好。就连放逐洞庭之际,楚国灭亡之时,他最信任的婵娟也离他远去,独独剩屈子一人漫步于江畔。
这是何等的悲壮啊?
披头散发的屈原手执着长剑,愤懑向天发问。那万钧的雷霆,响彻云霄又如何?唤不醒这装聋作哑的世道;那宫廷中的湘夫人,倒是惺惺作态,令人驰神遥望又如何?却始终是水中月镜中花。这如此浑浊的社会,有谁能理解屈子的疯癫呢?
那谪仙人倒是风流倜傥。力士脱靴都觉不尽兴,贵妃研磨也不值一提。洋洋洒洒写下诗百篇,辗转流离醉倒当涂江。李太白还可以借酒消愁,还可以蔑视权贵以示自己的不亢不卑。
那陶潜倒是安安然度过余生。整日流连于山清水秀,抚弄着自己的无弦琴。说着“我醉欲眠卿可去”的直率话,做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白事。陶元亮还可以隐居山林,还可以用葛巾漉酒来接待来客。
那杜子美倒是忧国忧民。离乱颠沛,老病孤舟,流落荆衡,志不得申,才不得展。落得个“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子美还可以游览大好河山,还可以大大方方地愤斥皇亲。
可是屈原呢?他能做什么?他没有李太白的狂傲,也没有陶潜的淡然,更没有杜子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沉郁。屈原就是屈原!疯癫也好,自清也罢,这本就是最真实的他。
屈原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屈原之死,曰为悲叹。
战国硝烟四起,各国争战不休。唯有屈原一人为百姓而察,为民生而呼,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世人皆悲叹屈原死得可惜,而我悲的是良禽未择良木而栖,叹的是贤臣未从明君而事。说什么灵修浩荡,道什么众女谣诼,论是非过错,终究是你屈原一个人的过错啊!生不逢时,生于乱世。
那个时代埋葬了屈原,也成就了屈原。
那是个怎么样的时代?
政治混乱不堪,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腐朽的楚王内听子兰之谄媚,外信张仪之巧舌。屈原面对楚国的上下昏庸,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着“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忠义,誓与楚国共存亡。
屈子用生命守住他的坚贞,用自己的死唤醒众人,用执着无悔的信念震撼了那个混淆是非的时代。
屈子如同世外之人,他的自命清高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其降生本就是始料未及的,偏偏他的死更为这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死,像一道闪光的利剑划破了千年长空,让生与死赋了新的定义。死亡已然不是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选择死亡,并不是平淡的沉沦,更不是消极的表现,而是一种力量,一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力量。
生命的长短无关紧要,但求生命可贵。屈原不随俗而毅然沉江,生命之光可与日月争辉。他的死,维护了他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严;他的死,体现了他至死不渝,捍卫真理的高尚情操。屈原虽死,而人生价值得以传遍四方,这样的死,死得其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