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的传说;腊月的味道

(2020-02-07 10:39:46)
分类: 散文随笔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地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它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僵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三十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腊月的味道

    进入腊月,正值一年中三九四九冻得伸不出手的时节,天气虽然寒冷,但年味却日趋浓郁起来,家家户户都浸泡在“忙年”的喜悦里,腊月就像一坛酿好的美酒,清醇甘洌,沁人心脾!

    腊月是有味道的,首先是亲情的味道。到了腊月,思乡的情绪开始蔓延, 回家的号角吹响了,身在异乡的人们,揣着一张回乡的车票,带着几分疲惫,纷纷赶着回家。“幽幽盼儿归,归来喜欢颜。”村头,白发老母亲,一只手遮挡着阳光,正在那儿静静地眺望远方,一年三百六十日,盼的就是个全家团圆。腊月里,每一颗心都在盼望着,激动着,快乐着。

    一年的美食,仿佛都聚集到这个月来了。腊肉的醇香,冻肉的清凉香,油炸的脆香,馒头的麦香……合在一起,是家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每一个细节都喷香得奥妙无穷,每一项活动都喷香得透着精彩,把腊月烘托得令人神往。

    腊月的味道是悠悠的岁月风情。阳台上、屋檐下,一串串腌好的腊鱼、腊肉、香肠,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招摇着,闪着油油的光,花椒和八角的香味随风飘出很远,日子也沾上了永不褪色的芳香。

    腊月的味道里有文化的芬芳。腊月里,到处涌动着红色。红鞭炮放出了孩子的欢乐,红灯笼挂出了居家的吉祥,红福字倒出了美好的期盼,红春联贴出了大吉大利。每一人都被幸福欢乐陶醉着,每一句话都沾满福气和财气,每一个日子都流动着蜜。

    腊月是家的味道,弥漫着一种安闲与适意,像父亲坐在门前悠闲地抽烟,像母亲在厨房里幸福地忙碌着可口的饭菜,像随处都可闻到的醇香的老酒,像温暖的炉火悠悠的炊烟,在阳光疼爱的腊月里,在腊月喷香的时光里,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家的温馨。

    腊月里,园子里忽然有暗香浮动,跑出去看,竟是梅花开了,金黄色的花蕊像一个个小铃铛缀满枝头。腊梅开了,心花便开了,日子便怀着春,在腊梅的枝头绽放。

    “腊月年光如激浪,冻云欲折寒根向。”腊月是一个多情的月份,打开腊月的扉页,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喜气洋洋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念那份温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