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明月湾
(2019-11-20 20:56:10)分类: 散文随笔 |
电视连续剧《都挺好》播出之后,苏州太湖西山岛的明月湾古村游人多了起来。事实上,明月湾村大约建于春秋时期,至唐朝已闻名遐迩。村落状似“棋盘”,迂回深邃。明月湾背倚青山,地形宛如一钩明月,古朴、幽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诗意福地。因唐代大诗人皮日休的诗句:“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而闻名于世。
我们上午从南京驱车前往苏州,到达金庭境内,刚好夕阳西下,大块的瑰色云层徐徐将阳光遮挡,沿途的太湖湖面从波光粼粼一下子变得深沉暗淡,越发烟波浩渺。抵达明月湾村口时,我们特意又从湖边绕了一圈,才慢慢往村中走去。接待我们的文友指着迎面一棵如伞似盖的古樟树说,此树高25米,胸径2米,已逾千年历史,是古村的见证者,和古河泾、明月桥、土地庙一样,成了明月湾的标志景观。
古河泾花岗石驳岸,是古村出入太湖的必经之道,在太湖大桥未建成之前,此口乃村民进城最便捷的口岸。而明月桥则得名于传说吴王与西施相携在此共赏明月;后此桥已改建为平板石桥,也是旧时从水路上岸后,进村的唯一通道。这一处小桥流水之间,静静停泊着一艘木船,让游人感觉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古村画卷。
明月湾千年的古码头不可能不去。它是本村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水上通道。高低不平的石板直直地伸向太湖,几棵老树在水边恣意舒展。据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是在这里泊舟登岸的。在太湖大桥还未建的彼时,古村的人出行,只能依靠码头、船只。到赏月楼吃晚饭的时候,看到许多当地人在兜售枇杷膏,我一直以为枇杷膏药是用枇杷的果实做的,事实上,枇杷叶和花才是关键。枇杷花的采摘时节为每年的十一月份,枇杷花开,古村人都会去枇杷树上采取枇杷花、枇杷叶熬制成膏。
一位正在熬枇杷膏的妇人告诉我,枇杷叶入药也是有技巧的,为了防止新叶有毒,专门选择老叶子,正反两面都得清洗干净,然后和枇杷花、老冰糖、陈皮一起入锅大火烧,再慢慢转为小火熬制。紧接着,她找来大大小小的玻璃瓶,将冷却的枇杷膏装进去封存。除了供自家品饮外,还作为冬令滋补保健品向游客兜售,二十元一小瓶,多少也能补贴点家用。
用过晚餐,沿河的灯笼便依次亮了起来,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石板街,串起了江南古村夜景的原始风貌,赏月楼这幢木质结构的小楼倍显温馨。这里的建筑大都保留着明清的特色,古色古香的。据说,清乾隆年间,明月湾居民们靠外出经商和种植花果致富,营建了礼和堂、礼耕堂、瞻瑞堂和邓家祠堂、吴家祠堂、黄家祠堂等高档房屋。这些宅第和祠堂,有精致典雅的砖雕、木雕、石雕,有的还有华丽的苏式彩绘。
渐渐地,夜已阑珊,天空犹如一块巨大的深色幕布,月亮若隐若现。赏得到月与否已经不重要了,或许这样幽静的地方才能真正地养生。在如今快节奏生活的今天,节假日来一场绿色旅行,似已是人们理想的旅行方式。西山岛南端的明月湾古村,这个有着花果之乡、诗意福地之美誉的地方,不正是都市人梦中的桃花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