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彻。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彻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彻。“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彻。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
喧闹了一天的校园静寂下来,搁置下手里的俗务,身心稳妥地伸个懒腰。放眼向窗外望去,不知何时又飘起了雨丝,物以稀为贵吧,两棵我极看重的柏树被雨打湿后更加显得浓郁油绿,树下的草坪也比平日里干净清爽许多。两行诗句:“一席秋声万枯残,淡霾四起诉更寒。风剪残,心归莲,奈无乡箫抚轻弦。”陡然心头起,越发觉得这里的一事一人都渐渐融进我的生活,连一草一木也入了心……
出得校门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雨下得更大了,像无数条银线一样,地面上凹凸不平的地方积成了水洼,雨点落在里面,就溅起小小的波纹。街上的行人跟我一样并不急着躲雨,各自不紧不慢地赶路,一并享受着雨点带来的清凉。这应景儿的雨!正适合携一两好友,一起信步于村边小路,躲开喧哗的闹市污染,只有雨落之音,一起去感受这细腻的秋雨纷飞。不过,扰民莫若独行,一个人走哪是哪也挺好的!
沿车灯影随行,走哪儿是哪儿!却误选了一条新城区里最不是路的路,本来还有一两个行人和车灯,怪自己一跑神儿回过头才发现就只剩下自己一个,越往前越坑洼难走不说,原有的羊肠小道也被挖土机给截断,翻出的新土几次差点把车轱辘陷进去,兜个圈儿总算找到个土坡上有爬过的车轱辘印,加足油门七抹八拐硬是蹚出条道儿冲了出来。到外环路上时,雨下得越发的大了,打在脸上还有点疼,回过头去看看,我的天!伸手不见五指的黑竟然当时也没顾上害怕只顾得找路了!
这一场不呼而来的雨,不知是从哪个方向过来,越下越大,打湿了心房,让我从头到脚凉了一遍,痛快……我管它叫“淋漓尽致”!
特立独行吗?现实点,当下黑暗里横冲直撞的我是他人口舌下的傻瓜。乐观些,我应该也是别人眼里的风景!正如一路走来,用一腔善良喂养成全了他人,坚持一阵子,最终不也成全了自己吗?本色良善的众生,
愿望和希望总是美好的,通常看到的希望总是在遥远的地方,当真的靠近时却不是那个样子。其实,无论什么样的生活只缘于自己的选择,它从来不亏欠我们什么。
突然想起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作品《百年孤独》里的一段话,大概是这样写的:“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就像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诚然,我们的人生都是在孤独中度过的。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诚如一些人一些事也必须一个人去面对,蹚过河、翻过山日子以后会平坦的。
不问过往,不言今夕,不畏将来,安于当下,努力就是。世间人、事不也如这场不请自来的雨,那么无常轻轻地飘来,自然有它的原因;无缘落下,也有它的原因。
明天,秋阳或阴雨,仍会叠踏重来,我依然盼望一声秋雷,喜雨降临滋润四野。生活,就是守候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这,才有盼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