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情往来应重“情”不重“金”

(2019-11-04 19:11:16)
分类: 评论


  一些农村地区的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之风盛行,社会广泛关注,群众反映强烈。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成为当前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其中的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11月4日人民网)

  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有助于增进人们的感情交流。从古至今,大家念念不忘的还是“千里送鹅毛”的礼轻情意重,是“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的高洁,是“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的价值观。然而让人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在一些地方,人情往来的情退居其次,而金却被推倒前所未有的位置,这让本是高尚的人情往来,充满了铜臭味。而更让人忧虑的是,这样的风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我国北方一些农村地区,彩礼增长得较为明显,男方家庭需要凑齐一大笔支出。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农村地区,平时的人情宴越来越多,人们随礼的频次越来越高,人情债让人不堪重负。这让不少农村群众左右为难,给少了显得不合适,多给点又没有经济实力。久而久之,容易出现被孤立、不合群的情况,不利于整个村落的和谐相处。

  人情往来,自然应该重视“情”。人情往来顾名思义,是因为感情,大家才你来我往,才有来有往,因此,每个人在交往过程中,追求的都应该是一种感情,一种纯真的感情。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无论是“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的柳枝;还是“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红豆,都是重情不重金的典型代表,这样的人情往来高雅、单纯,绝少掺杂利益因素,特别让人憧憬。

  近年来,社会上屡屡曝光天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新闻,这说明在不少地方,人情往来已经变味,“情”已经退居其次,而“金”已经成为第一位因素,请客送礼的双方,都是在用“金”的多少来计算彼此之间的关系,关系好的,就多给,关系一般的就少送,一些人更是把操办婚丧嫁娶事宜视为捞金的方式,有事莫事广撒贴,让人情消费成为负担,这是很不可取的。

  人情往来有必要回归初心,有必要重拾重“情”不重“金”的传统礼仪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