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清秋
(2019-10-29 16:16:28)
|
|
林荫道上一地深深浅浅的金黄。不知不觉间,清秋已至。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秋日的田野,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田里,喜看稻菽千重浪,低下头的稻谷泛着金光;鱼池中,一条条肥美的鲜鱼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不时掀起几朵浪花;果园里,橘红橙黄,紫色的葡萄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金黄色的野菊,恰似给大地围上了一圈围脖,把秋日的景色衬托得美丽动人。举目张望,到处是斑斓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已经泛黄的枯草在秋阳的照射下,如同柔软的黄毛毯铺在地上,让人情不自禁地躺在草丛上,静静地看雪白雪白的云朵、看澄清明净的天空、看结队成群低飞的大雁。或者,什么也不看,轻轻地闭上双目,任思绪信马由缰,步入时光隧道的深处。
清秋时节,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沏一壶菊花茶,依窗而坐,捧一卷唐诗宋词仔细品读。淡淡的菊花香合着书香,氤氲了悠闲的时光。此时,你会发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清秋总是充满了莫名的伤感与忧愁。如三国时期诗人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绝美的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则运用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元代诗人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共描写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尽管秋天昭示着成熟与希望,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依然是满满的悲秋之情。合上书卷,仿佛是合上一道时光的闸门。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依然在我们的脑海中盘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人间最美是清秋。只有历经冬的酝酿、春的播种、夏的生长,才有秋的厚重与成熟。这正如人生的秋天。人生之秋,经历了童年时期的懵懂、青年时期的生涩,最终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少了一些浮躁与物欲。我愿用一生的时光,去守望生命中的清秋!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