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美好
(2019-10-14 18:12:43)分类: 读书 |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句关于读书的话出自出版家张元济先生之口,话语虽简单而朴素,但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却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且作为其最后一部授权作品《读书与做人》的序言,可见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前两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句话:“要么健身,要么读书。”我由此生出的感触是:健身指的是身体,读书是指心灵,一个是外在,一个是内在;健身能让一个人身体强壮,而读书则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视野和胸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不美吗?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说,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看看,读书就是如此之美!
前段日子,省里的文学专家来我们市里讲课,我与其中的知名诗人聊天时聊到了“读书”的问题,他讲了自己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20世纪80年代末,生活在一个小城里的他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一个个书摊和书店之间,利用一切机会寻找好书。读书为他打开了一扇认识外面世界的窗户,从那时开始,他对书就有了一种阅读的自觉和狂热;在往后的日子,读书成了像吃饭一样的一种日常,只要坐下来,他便会拿起一本书。我想:如果读书不是人生丰美的旅程,谁愿意对读书这般如饥似渴。2015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人民日报》副刊的一篇文章简直把读书的美好写得淋漓尽致:“如果生命有八十年,我将还可以读上四十多年的书,想到这些,竟然连头发梢都是快乐。”
但很多自诩爱读书的人,经常会引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话来说明读书的好处,其实这种读书观往往催生出来的是“经世致用”以及“急用先学、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的实用读书法,这种抱着功利目的的读书,毫无乐趣可言,活生生是一种伏案苦读、刻苦啃书、死记硬背的折磨和苦差。
我说的读书之美、之乐,是陶渊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于谦的“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是袁枚的“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是朱自清的“缓缓地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
读书是美好的事情,那么,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不就是人生最好的时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