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想,郑板桥肯定也受了闲事的一些苦,要不然写诗给人家,也不会一开头就说: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书是有情有意的,不像闲事,总是惹是生非,令人心思不宁。闲事高高搁起,手握一卷书,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亲切欢悦,轻松愉快,再没有这样的好事了。书房里,一卷卷书整整齐齐地立在书架上,宛若高朋满座,无案牍劳形,无丝竹乱耳,谈笑间,光阴已缓缓流成一曲《高山流水》。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曾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当地财主因为自己赞助资金最多,给亭子取名为“富贵亭”。李渔当然不满意这名字,后改名为“且停亭”,并为亭子写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富贵能消弭烦恼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且停停。我觉得这“且停亭”就是手中的书卷,一卷卷读下去,万卷在胸,自然而然眼界就高了,跳出了小局限,人生也就走向了适宜从容。
有人不屑,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你当真这么想,那也是没办法的事。隔了那么久的岁月,谁拎得清这是古人的自谦,还是一时的牢骚呢?如果动机不纯,一心想在书卷里找到黄金屋和颜如玉,也恐怕要失望的。而你若是当真喜欢上了书,书便不会亏待你。殊不知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会在心上给你铺一条宽宽的道,会在你的头顶擎起一片清澈盈蓝的天,让你拥有强大的内心,去对抗人生的坎坎坷坷。
一个人身上最好的气质是书卷气,那是物质之外的,精神层面的,那是一种缓慢的、柔和的光泽。书卷气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一滴地积累和陶冶,天长日久地渗透,灵魂渐渐就有了书卷的芳香。一个家庭呢,立足于社会,最好最体面的介绍词便是书香世家。听到书香二字,内心会不由得升腾起敬意。
书香,和精神一样,无形,却至高无上,主导着人生的走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