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扇风流人不知

(2019-09-03 08:36:32)
分类: 散文随笔




    

    按照《说文解字》所言:扇,“扉也”;扉,“户扇也”。显而易见,“扇”最初的意思是“门扇”。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写道:“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不得用。”假如其说可信,“五明扇”最初是用来作装饰的,象征广开大门、招揽贤才,取“门扇”之意。如今,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类似的宫廷大扇。

    除却象征意义,扇的作用还是偏实用的,比如遮尘、蔽日、送礼、扇凉。《淮南子·人间》记载:“武王荫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周武王把中暑的人安置在树荫下,左手抱着,右手用扇子给他扇凉,天下人都感念其德。或许这段描述能说明扇子在生活中用作扇凉的年代,至少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在1965年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上,仆人手执长柄扇、躬身作扇风状的图案,亦证明了扇子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至汉末,扇子的象征意义和实用性就紧密结合起来了。《东观汉记》载:“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父况为郡五官掾……贫无奴仆,香躬亲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葱被,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这个故事后来被写入“二十四孝”。扇的谐音和谐意都是“善”,孝心善行,讲了近两千年。

    我国古代的制扇工艺很发达,汉代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中就曾介绍长安工匠丁缓:“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则满堂寒颤。”仅一个人,就可以让一间屋子凉风徐徐,制扇者的造诣怎能不令人赞叹?以至于赵飞燕册封皇后时,她的妹妹赵昭仪给她的三十五件礼物中,就有“云母扇,孔雀扇,翠羽扇,九华扇,五明扇……”品类之多,超乎想象。

    近年来,或许是受到“中国风”的吹拂,扇子题材的展览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可惜以折扇居多。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有言,折扇是外国的进贡品,“自宋已入中国,然宋人画仕女止有团扇,而无折扇”,团团圆圆的团扇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造,爱扇者不可不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