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之我
(2019-07-10 12:06:17)分类: 散文随笔 |
|
||
有关散文的话题非常深广,我找一个比较小的入口——散文之我。 实际上,这些年来,散文创作在我看来一直呈现蓬勃之势,相对小说和诗歌,散文家们在散文生态并不十分好的状态下,依旧执着地热爱并勘探着,令人尊敬。我非常喜欢散文家身上那种安静的气息。 作为一种最无蔽的文体,即使我们再竭力创新和拓展,但“我”永远端坐文中。“散文之我”之美由此产生。其个人情味、独一无二的身体气息、唯“我”独有的思量,耐人寻味。即便主题是非“我”的文字,其心胸之宽窄、脉动之强弱、情绪之真伪,也均在文字中。 从另一面说,这亦是散文之宿命,独“我”的美存在的同时,背靠背是“我”之羁绊。但羁绊会被内心生猛的自由之气冲荡,这便更需才情,更需内力。所以,散文更呈现作者、更鉴别作者。我读《武林旧事》《扬州画舫录》,随时随地都可进入,我想,吸引我的除了表述之美外,还有文字间洋溢的俗世的轻快和自由,那也是作者的轻快和自由。人们诟病时下的游记,但我喜看《徐霞客游记》,因其平白、自然,因其文字中贯通着中国古文学的美,还因能看到那个瞩目山河之后晨昏时吐纳山河的写作者。说到散文的传统之美,那种与中国画和古诗一脉相承的意境和灵动之美,一直在散文中流淌至今。 一个散文家要与散文发生深刻的关联,必先要和自己发生更深刻的关联。那种皮肉分离、骨肉涣散的文字,要我看来,便是先不知晓自己的缘故,或者再根本里说,先是自己轻薄到没有深思熟虑地吐纳事物的力量的缘故。散文与胸内境像相映照,胸内要走虎豹、流江河,开繁花,那先得有这样的胸襟,之外,那虎豹、江河、繁花必是“我”之独有。这便是“散文之我”的魅力。 ——我一直努力着这样的散文,《风吹彻》中的大部分散文都是我向这个方向努力的结果。致敬青海人民出版社独到宽宏的视野,感谢我西北的近邻们!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一是亲人,一是朋友。这两样少了哪一样,我的生命都是不完整的。 我的朋友就像北方的大地一样丰富多元。每一个朋友都是我的老师,尤其是我的那些少数民族朋友,他们性格中的热情奔放、幽默善良感染着我,他们民俗文化中的多姿多彩丰富着我。 都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我是个酷爱旅行的人,但走得再远,心心念念的还是回家。北方是我的故乡,我生命的根系早已经深深扎进了北方的大地里,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有来自故乡母亲般的呼唤在耳边轻轻回荡。 无论是写故乡、大营客、义勇军,我从这片土地上汲取的营养,让我的生活和创作如此丰富。让我对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而这,正是北方大地的丰富和多彩。 我知道,终其一生,我都会不停地将一封封情书献给北方大地,它是我永远的爱人、情人、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