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夏至
(2019-06-28 21:44:40)分类: 散文随笔 |
二十四节气中,夏至确定得最早,遗忘得也最快,辜负了“天长地久”的寓意。
说到夏至,就想起“杯弓蛇影”的故事。“杜宣夏日至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在食不果腹的年代,夏至也是夏节,用于祈福消灾。“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民之札丧。”如今,没了饥饿,没了鬼神,似乎也没了夏至。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这是时节里的夏至,充满世俗味。秦时明月汉时关,岁月逆流成河,夏至就是那一纸云彩,变幻着世人的沧海桑田。
韦应物的夏至,是另一番小资情调。“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烦”什么呢?“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不是闲愁,是“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范成大晚年隐居故乡,“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生活可谓活色生香,再加上“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的天伦之乐,夫复何求呢?难怪他说,“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这是范成大的夏至,没有功名利禄的噪音,只有一颗宁静的心,如月,穿行在鼎声、窗影间,阴晴圆缺各有一番情趣。
夏至未至,如若还没认识自我,又何以实现自我呢?“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无论节气,还是人生,苏辙都看得通透。“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有得有失,人生就是一场心灵的回归之旅。很多人却忘记了:此心安处,便是故乡。
夏至了,心还在路上,有诗,有远方。喜欢这种生活和境界: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