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榴花开

(2019-06-17 19:44:06)
分类: 散文随笔

初夏,小区里的石榴花渐次绽放。一朵朵可爱的花儿,挤挤挨挨点缀于绿叶之间,蒂部不失厚重,花蕊轻盈如绸,红萼溢彩流光,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鲜艳夺目,分外娇艳,让人不由得有种诗意的冲动漾然于胸。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迷醉于这一片妖艳的火红之中!“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元代马祖常的《折枝石榴》,不仅道出了石榴的起源,更赞美了其存本求真、适时而发的属性。在白居易笔下,火红的石榴花“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韩愈亦有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这是出自杜牧的礼赞……

石榴花美,籽粒酸甜,不仅被人们赋予了诗意,也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冀。在古代人眼里,多子即是多福。石榴饱满多籽,而“籽”与“子”谐音,故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火红的石榴花,也代表着荣华富贵,据说能带来好运,所以许多人家的院里会种植石榴。成熟的石榴,皮色深红或者粉红,常会裂开,露出宝石般晶莹剔透的籽粒,开口若笑,常被用作吉庆果品。它经久耐放,恰恰又成熟于中秋,自然而然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过去在我们老家,男女结婚时,洞房里要摆放两个大石榴,枕头上也多绣有大红石榴,寓意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老人过寿时晚辈要送石榴,借此祝愿老人子孙满堂、幸福长寿。

古时女子时兴穿石榴裙,唐代尤为盛行,唐人小说中的李娃、霍小玉就穿这样的裙子。所谓石榴裙,是因为女子的裙裾像一朵石榴花,且多偏好石榴红色。当时染红裙的染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来,明代徐渭就曾写下“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的诗句。相传杨贵妃不但喜欢石榴花、爱吃石榴,还爱穿石榴裙。为此,唐明皇下令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植石榴,每到石榴花开,总要和杨贵妃一起赏花,在“炽红火热”中摆酒设宴。一次,唐明皇在石榴花簇中大宴群臣,让杨玉环献舞助兴。杨贵妃有些不乐意,端起酒杯送到皇上唇边,悄悄耳语道:这些大臣常对我不施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当即下令:文武百官见到贵妃一律施礼。这便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由来。

石榴原生西域,其果粒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维生素、有机酸、糖类,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石榴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其果皮、根、花皆可入药。石榴果皮中含有苹果酸、生物碱等成分,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能有效治疗腹泻、痢疾等症。石榴花则有止血功能,用石榴花泡水洗眼,有明目的效果。据《本草纲目》记载,石榴能“御饥疗渴,解醉止醉”。

火红的石榴花鲜艳撩人,点缀着人间的景色,更点燃了人们生活的激情。而美丽绽放仅仅是它精彩的亮相,如火如荼的热情与激越奔放的活力,才是它生命的内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之乐
后一篇:月季花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