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积山石窟

(2019-06-17 17:42:56)
分类: 散文随笔

对于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虽说没去过,但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唯独对麦积山石窟知之甚少。所以,当我终于有机会站在麦积山石窟面前的时候,意外得有点瞠目:一座只有142米高的孤峰,一座形似农家麦秸垛一样不大的山头,以及上面那些小如蜂窝似的石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麦积山?

虽说山不可貌相,但与我心中想象的麦积山差距也太大了。失望之余,不免又往回想,既然麦积山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窟之一,一定有其不同凡响之处。果然,当我在疑惑中走上栈道近观了那些石窟之后,才知道了“不识麦积真面目,只因未到此山中”。麦积山虽然不大,但“含金量”却高得惊人:在陡峭的山崖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近200个石窟、几千座佛像、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可谓是一座浓缩了的璀璨宝库。

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从最初的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时期开始营造的。魏孝文帝以后,石窟建设渐趋加快,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断开凿或重修。历史上虽经历多次地震、火灾的破坏,但近200个窟龛,7800多件泥塑、石刻,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8座北朝崖阁还是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所以,历史学家范文澜称其为“大雕塑馆”,世界史学界尊其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站在悬崖峭壁前的栈道上,欣赏着先人们的鬼斧神工,作为游人,只有惊叹和陶醉了。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旅游区,因山形似农家的麦秸垛而得名。这些石窟大多在二十到八十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层层相叠,密如蜂巢。细观窟龛里的塑像,有大有小,相差悬殊,大的高达15米,小的仅高20多厘米,其中最多的是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这些圆塑神态各异,极富情趣。望着这些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雕像,我在心里连呼“不一样,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因为我看过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相关介绍,相比较而言,麦积山的塑像更接“地气”。强烈的世俗化,几乎可以触摸的人文情怀,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特点的体形和服饰,形成了麦积山雕塑独特的“气场”和文化价值。

如果你端详那些北魏之后的雕像,就会发现他们的眼睛不再盯着天空和远方,而是低下头来审视着人间。面容已不再那么威严,反而和气得如凡夫俗子。再细看他们的体形和服饰,更像当年我们的一个个先人。这些雕塑和场景,对神仙而言,世俗得不能再世俗;对我们而言,则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在他们身上,已经找不到多少“神”气,反而是暖暖的“人”气。

从麦积山下来,敬意满满。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出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那些雕像的音容笑貌,那些雕像的衣着服饰,那些雕像的站立坐卧,哪一处没有这些工匠们自身的影子呢?虽然工匠们的名字已无法查考,但他们的艺术,他们的思想,早已和麦积山上的雕塑密不可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六一”遐思
后一篇:读书之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