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是失意与得意之人

(2019-05-21 08:14:32)
分类: 历史

     实现生命价值、呼唤理想和安顿灵魂的尝试,成为李白生命本质的重要表现。

    李白四川是江油人。江油是李白的故里,文化气息浓厚。很多文学史、文学研究者都把李白当做一个飘逸的人,把他写成一个谪仙人。李白一生有飘逸洒脱的时候,但也有痛苦之际,这种痛苦主要是对时光流逝的焦虑,在他很多诗里都能感受到。

    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有,在“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等诗句中也有。李白在春天感受时间,但春光能有几时,所以在《赠钱徵君少阳》中,他强调“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他也在秋天里感受生命,于是《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成千古绝唱……詹福瑞认为,从这些诗中都能看出李白对时间的珍视,也明白光阴流逝的无奈。

    李白是巴蜀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他对生命对光阴的感受超过了前人,是为时光、为生命焦虑的李白。詹福瑞认为,在学习李白的诗词时,不仅要看到李白的快乐和飘逸,还要看到他背后的痛苦,这种痛苦就在于光阴流逝很快,人的生命很暂短,但李白却始终很难建立功业。所以他就在诗词中不断发问、不断悲白发,强调自己在逐渐变老,但功业未成。

    在对时光流逝无奈之中,李白诗中也有份颓废感,但他的颓废是“积极的”,他看懂了,也明白了,于是他及时行乐,纵酒狂欢,他与酒为伴,或独酌、或与友人饮酒。正是因为这份颓废,他写出了“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等佳作。

    资料记载,李白纵酒放歌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开元十八或十九年间,李白去京城寻求政治机会未果,失意而返。这时期,独酌仍是常态,然而更多的是呼朋唤侣的豪饮。“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纵酒放歌的第二个高峰期是天宝三载,到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之乱,此时李白的饮酒诗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醉酒似乎成为常态。

    这个时期也是李白政治上最为苦闷的时期,为此,他寄情在酒中,一直到死李白都在喝酒,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功立业”这个追求。虽然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但心中依然有“建功立业”念头,而且他认为建功立业应该及时,不要等到老了。

    李白的一生,政治上无所成就,未能建立不朽的功业,就此来说,李白的生命之旅是失意的,也是失败的,但是李白以他天才之质创作了万世不刊的诗文,名垂千古,他追问到了生命的本质,(很少有人能做到),寻求并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就此来说,李白是得意的,也是一生苦苦追寻生命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最大获益者、最成功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