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读书
(2019-03-16 10:34:09)分类: 散文随笔 |
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闭塞的小山村里度过的。那时,我的故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青山秀丽、绿水悠悠,充满了诗情画意。但作为生活在此间的少年,天天面对这些同样的景物,早已没有了新鲜感。某一天,偶然在邻居家看到了一本书,是林汉达的《前后汉故事新编》,感觉很有意思,就借了回来看。看书,孤独的内心变得充实了,单调的生活便不再寂寞,而是拥有了生命的丰盈。
哲学家尼采说:“孤独的本质是坚厚的。”后来,在无以排遣的寂寞中,我仍旧选择了读书,用以充实寂寞的灵魂、释放内心的孤独。于是,我一本接一本地读着:唐诗的博大、宋词的精深、庄子的飘逸、东坡的洒脱、梵高的悲情、齐克果的深刻……丰富的意象汇聚到了灵魂深处,冲淡了那份凝重的孤独感,也使青春岁月变得充实而丰硕。
在孤独中,读书依然是我的排解方式,白天,我在课堂上听讲座;晚上,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就在灯下苦读。相比于之前的阅读,那段时期的阅读深刻了许多,从尼采的超人学说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从意识流到比较文学……在不断充盈的阅读过程中,精神生活变得厚重起来,孤独便逃遁得无影无踪了。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当一个人内心变得强大之时,他就不会再有孤独和寂寞的感觉,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望、对光阴的敬畏。
诗人聂鲁达说:“孤独培养不出写作的意愿,它硬得像监狱的墙壁,即使你拼命尖叫嚎哭,让自己一头撞死,也不会有人理会。”当一个孤独的灵魂与书相遇的时候,内心的孤独就会升华。一个理性的灵魂,不会在孤独中迷失自我,而是会在寂寞中搭建自我的意义世界,在孤独中尽情享受世界文明之光的照耀。北岛在怀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生活时写下了这样感伤的句子:“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而在孤独中的我,则更相信海子在《遥远的路程》中的眺望:“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而遥远的路程上却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