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童心
(2019-03-12 16:50:31)
从酸、碱、盐到黄、红、蓝,钻研了一辈子化学的孙友助教授,老了竟然跟色彩结缘,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水墨丹青里,快乐地放飞自我,打捞悄然消逝的童心。
童心,是所有老年人都想找回的东西。在舞场,在泳池,在公园的每个角落。他们多想让一天天逝去的时光倒转过来,回到那青春韶华的年代,让自己永远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这种“复归”的感觉,孙教授找到了。
所不同的是,他把尚且还属于自己的一些人生时光,消磨在涂涂画画里。每当他端坐在画案之前,先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静下来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佛家说“识得自己心,大地无寸土”。这种心闲气静的状态,可以让浮尘蒙蔽的心灵破茧而出,彩蝶般地在天地间飞舞。这时候,他便开始用画笔描绘那片孩童般的多彩世界。此刻,他眼前的一切都是美的,玄之又玄的色彩,随意随缘地变换着。牡丹可以染成绿色,梅花可以涂成雪片。这儿长出一棵树,那儿竖起一丛菊。它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五彩斑斓的画面把他带入童话世界。他把画中的花鸟树木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用色彩打扮他们,还跟他们说话,跟他们聊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我喜欢你的正直、清白;梅花,我佩服你那坚韧不拔的性格;兰花,总是那么的自信贤德。最让我画不够的当属牡丹,你太富丽端庄了。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每当进入此等境界,奇迹出现了,身患帕金森病的孙教授,手,竟然纹丝不颤、不抖。画出的景物活灵活现,生机盎然。这种“花仙”般的殊胜,常人是享受不到的。
孙教授画画,不是玩什么清高,也不会沾染什么俗习。只是为了精神上取悦自己,取悦他人。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用孙教授的话说:“友助自当助友,助友亦能为乐。”因此,同仁、朋友、学生、老乡,只要向他求画,他便拱手相送。有一个常在他们小区搞卫生的农民工想要跟他求画,他得知后,便认真画好裱好送去。这几年他送出去的画有150多幅。
如今,他精选百余幅工笔、写意作品,再次以传神画笔描绘时代,打捞童心。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