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

(2019-03-06 17:30:31)
分类: 评论

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这不仅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更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和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探索,对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发展创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照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要求,深刻认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宏大理论和重要论述,推动社会治理理念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治理思想。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抓好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落实落地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困境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丰富党建+社会组织的实践载体。党建是引领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和龙头,其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一段时期以来,基层党建的主要功能演变成了执行上级决策,而在激活党组织、满足基层治理方面则不断弱化。因此,必须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围绕产业链、利益链、兴趣爱好,以及环境保护、健康医疗、文化休闲等民生需要,自愿加入或组建各类社会组织,让每名群众都能找到并加入一个适合自己的组织,把分散的“社会人”再组织化,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和途径,参与到经济活动和公共事务管理中来。这些方式和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党建+社会组织”工作模式。着力丰富“党建+经济组织”模式,增强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力;着力丰富“党建+文化组织”模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着力丰富“党建+自治组织”模式,提高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水平;着力丰富“党建+生态组织”模式,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着力丰富“党建+扶贫组织”模式,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扎实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基础工作,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是建强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引领功能,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带头致富能力强”的用人标准,选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二是完善居民自治,不断巩固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落实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群众自治制度,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激发群众参与意愿,以实际岗位的体验和锻炼,提升群众参与能力。三是全面依法治理,不断强化基层治理的法治基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法治理念,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强化基层法治力量建设,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社会综合治安防控,维护法治尊严。四是坚持以德化人,不断深化基层治理的德治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村规民约、群众文化活动、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融合,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强化德治载体建设,夯实文化服务基础。五是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拓展基层治理的工作基础。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全面落实“一盘棋”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