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的4种式样
(2019-02-16 11:20:10)分类: 读书 |
从表面上看,札记像是很愚笨的工作,劳苦多,收获少,为聪明的学生所不屑为。实则这种看似愚笨的工作,不但是读书最重要最可靠的基础工夫,就是许多大学问大著作也往往是从札记中产生出来的。顾炎武不是清初的大儒吗?他的名著《日知录》就是作札记的成绩。他自己说:“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事业皆在其中。”可见札记的重要。他又回答他的朋友说:“承问《日知录》又成几卷,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及复寻觅,仅得十余条。”又可见作札记并非容易的事。
自然,你是一个初中学生,不必就希望将来做什么大儒,预备藉作札记将来成功一部什么大著作,但是为了考核你读书勤惰记,发展你思想能力计,练习你作文迅速计,札记还得要作的。这里且按照你的能力告诉你几种札记的式样。
1抄录式抄录当然很苦,但是为用甚大。譬如读过的文章,时间过久,常会遗忘,抄录一遍,可以使自己的印象深刻,抵得上读十遍二十遍。凡是教师所讲,书中所见,以及报章杂志所载,只须是与自己立身、行事、修学、作文有关系,并且是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都可把它择要抄录下来,标一个题目,下面注明由来、备考。如有疑问,在上面可加一个“?”号,好慢慢地来解决它。梁启超说得好:“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哪有这一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二年,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得有用者即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它,便成一篇名著。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研究动植物的人懒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可见抄录的用处是很大的,我们应当慢慢养成这种习惯。2纲要式
每看长篇巨著之后,时间过久,尤会遗忘。所以在读的时候,就要将其大意摘出,做成纲要。韩愈不是说过吗?“记事者必提起要,纂言者必钩其元。”所谓“提要”所谓“钩元”,便是我们这里说的纲要式的札记。很长的一册书,或者是很长的一篇文章,你若是做出一篇纲要,则对于原文必更加了解,更加容易记忆,将来考查起来也极其方便。至于如何做纲要,有人是把一篇文章分为(一)体裁,(二)主旨(三)内容概要,(四)分段,……来做,更有人做成表解。一册书的纲要,也可如此做。这是没有一定的表格,只求以后查考起来便利。无论怎样都可以。
4注解式
以上不过略举几种札记的式样备你写札记时的参考。如何来用,那都在于你自己了。
前一篇:传统节日的功能
后一篇:治国学杂话(作者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