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情怀
(2019-02-15 19:14:24)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幽默达观的他交友甚广,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他都一视同仁,用直爽的性格为人处世。与左邻右舍们在一起或闲话家常,或烹调美食;也不惜触犯刑法,与朋友们在夜晚出城聚会,还有给朋友起绰号等。在朋友眼中,这位苏大才子潇洒、真诚。
苏东坡的一生虽以罪官之名,贬谪数地,但他仍心系百姓,造福一方。在今天的杭州,当我们沉醉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子湖时,可曾想到,这里原是苏东坡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之一。宋朝时的西湖,由于大量水草和淤泥沉积,影响了水质,环境污染严重,整治西湖工程迫在眉睫。这时,在杭州任职的苏东坡立刻下令,开始对西湖进行清淤,从湖中挖出来的淤泥就堆积成了苏堤,既解决了淤泥的处理,又建造了景观,可谓是一举两得。像这样的智慧工程,在西湖还有很多,比如“三潭映月”“六桥烟柳”等,都是经过苏东坡精心设计而又赋予文艺气息的完美杰作。
当老百姓吃不上饭的时候,东坡居士就将猪肉烹调慢炖,发放给百姓食用,解决人们的温饱,谁承想竟造就了著名的东坡肉;当发现学子们整日无所事事,荒废学业时,东坡居士便开设讲堂,传授知识,教化子民……一生辗转多地的苏东坡,走到哪里,都会被当地百姓们交口称赞,是位名副其实的父母官。
不论是清雅舒缓的婉约词,还是起伏宏大的豪放词,都蕴含着苏东坡内心强烈的波澜。宋初的词作,多以婉约著称,苏东坡则提出了“以诗为词”的新主张。将言志载道的思想融入到词的创作中,词的内容不再是小儿女的离愁别怨,而是更多地关注家国情怀。东坡创作的豪放词,是“左牵黄右擎苍”的雄浑,是“鬓微霜又何妨”的豪气,更是西关大汉口中,高唱“大江东去”的酣畅;婉约词则是寄予事物的美好期许,用真挚的“多情却被无情恼”,去撼动人的精神世界。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就这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随着被贬的经历,他已内心释然,用自己满腔的抱负和豁达的性格,去待人接物,去投身创作,他博大的情怀可以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