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真忙

(2019-02-09 22:18:59)
分类: 散文随笔
过年真忙 

http://rb.lhrb.com.cn/tplimg/detial_line.jpg


只要岁月的脚步一踏进腊月的门槛,那浓浓的年味便扑面而来了。这不,腊八节刚过没几天,孙女就打电话过来说,她们马上就要考试了,考试完就放假,腊月二十三以前一定回来。她要奶奶在二十三炕锅盔时一定要给她蒸上一对小白兔,并且要安上红红的眼睛。孙子则告诉奶奶,千万可别把那只大红公鸡杀掉,新春第一天他还要听它报晓呢。村中的广场上不时传来阵阵音响,那些轻易不得闲的年轻妈妈们不肯放弃这大好的时光,迈着轻盈的舞步,提前进入了年的角色。

老伴更是有点沉不住气了,先是问我榨了几斤油,又说过年连炸丸子带炸鱼,十斤油都不够。还说,不要割那么多肥肉,要多割点瘦肉,还要割点牛肉、羊肉,买几只土鸡和鸭子,别再像以前那样老是大锅菜。如今咱们日子好过了,也要像城里人一样吃饭多样化,弄它个七碟八碗也不算多。又问我准备给孙子孙女多少压岁钱?说少了拿不出手,因为是代表着我们两个人的。然而,就在该问的话都问完之后,却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唉!其实,他们回来还不如不回来呢。他们一回来呀,一个春节我都不得安生,做吃做喝不说,光是那两个小冤家就不让人省心。”我知道这是正话反说,她巴不得两个小家伙天天在她眼前晃才高兴呢。这几天她简直就像得了健忘症一样,不停地问:“今个儿是几号了啊?”

触景生情,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样子。那时盼望过年的理由很单纯,一是可以丢下书包和小伙伴们玩耍,二是那几天父亲母亲显得格外亲切,不打也不骂我们,还可以吃平常吃不到的好吃的,比如白面馍、肉饺子等。也可以穿母亲一针一线亲手做的新衣服,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得到一些压岁钱。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家都穷,我唯一一次得到的压岁钱是舅舅给我的两毛钱,足足让我高兴了一个春节。记忆中,只要进入腊月二十三,过年的气氛就日渐浓起来,平时萧条的集市上人来人往,都是置办年货的,感觉从那天起,年的脚步就更近了。我们打扫房屋,全家大小齐上阵,先把房间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外面,给整个屋子来个大扫除,不放过任何一个犄角旮旯。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准备各种吃的东西:蒸馍、煮肉、炸东西、包饺子等。那时常听有人说“小孩过年,大人过关”,当家主事以后才知其中道理所在。那时虽然穷,蒸馍却不少,不过,大部分是黑杂面馍。煮肉一般是在晚上孩子们睡觉之后进行的,那满屋子的香味往往会把我们这些馋猫熏醒,让我们翻来覆去睡不着。除夕吃罢饺子之后是要守岁的,那时没有电,更没有迎春晚会,一家人便围在火堆旁,听父亲母亲讲那些我们不知道的过去和充满希望的未来。偶尔火堆里会“嘭”一声蹦出一粒玉米花来,带起四散的火星。时间如白驹过隙,几十年很快过去了,这些仿佛就在昨天。

我耐心地答复着老伴的询问,暗地里嫌她太啰嗦。这时,一位邻家媳妇走了过来。她是村里业余戏剧演出队的主要成员,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出剧本,她受大家的委托,想让我帮忙写一个。她说,通过这几年的扶贫攻坚,村里的贫困户已经脱贫,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她想把这种变化演出来,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希望我能答应这个要求。激动的心情和使命感让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这个年,我过得真的有点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