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世读书抵封侯

(2019-01-13 23:12:44)
分类: 读书



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就读书曾写一首诗曰:“大红大紫非我有,满床满架复何求。人生百样各有得,一世读书抵封侯。”

“一世读书抵封侯”,在一些大富大贵者看来也许属于酸葡萄心理。不过,与“朝为骄子暮为囚”、欲以读书终老而不可得者相比,一个人终生有书可读,而且能自由阅读,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人各有所求,读书人应以读书为乐。当然,不要读成书呆子,像《聊斋志异》中的那位彭城郎君。

陈先达说,我读书,首先是职业需要。哲学专业是一个需要广泛读书的专业,不仅要读哲学书,文史类的书也要读一点。从读的角度说,书对我来说没有好坏之别、鲜花毒草之分。坏书,读后知道它坏在哪里,应该如何评价,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就算有收获,这种书对我并不算坏。反之,好书读后说不出好在哪里,没有体会,不能从中得到启发,也算白读。我把读坏书比为吃砒霜,得其法能治病;读好书如食人参虫草,如不能吸收,等于白费。

陈先达认为,除了专业需要,读书对修身养性大有好处。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使人充实”,并列举了读各种书的好处,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但培根说的另外一句话——“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更发人深省。“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

读书的确可以养性、可以怡情,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提升。陈先达在谈到这方面的体验时说:有时心里不安,有点焦虑急躁,就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开始读不下去,思想不集中,慢慢心就安静下来了。回过来一看,原来那些焦虑急躁全是庸人自扰。有时有点生气,或为某事不愉快,也是找本书来读,消消怒气,过一会儿就好了。一个读书人手中有书,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对于那些浮躁、坐不住的人,我总说,读书吧,能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下来,你就能静下来。与其来回踱步、团团转,终日内心如万马奔驰,不如安心读点书。

一个把阅读当作生活方式、当作生命一部分的人,能够健康长寿。陈先达认为,书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药。凡是喜欢读书,以读书为乐,勤于用脑的人,都比终日无所事事的人活得健康、活得明白。如果不用脑,不读书,一旦退休,就会迅速衰老。虽然也可以搓麻将、遛狗,但不如阅读。如果每天抽点时间读书,可能更好些。当然人各有各的活法,这不能强求。

陈先达非常重视学以致用。“学止于行而已”,这是我国的一句老话。不会用只能记,最好也不过是“书橱”,不足为贵。读书是一种享受,而用书往往是一种痛苦。用书是一个“洗脑”的过程,凡有偏见者很难接受有不同意见的好书;用书还需言行合一,凡根本不准备践履者,即使对句句真理、字字珠玑的宝书也只是“叫好”而已,雨过水无痕,读与不读一个样。看书容易,读书很难,而用书更难。能读书,能用书,能用好书,方是一个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兰花物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