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日情怀总是诗

(2019-01-01 20:43:36)
分类: 散文随笔


秋天是饱满,是收获,是含蓄深沉,是厚重的内涵,是人到中年。

一年之中秋最美,最美美在秋之韵。秋,褪去了夏的燥热蒸腾、喧嚣烦闷,慢慢平静安详下来,像一位含蓄深沉、端庄大气的中年女子,丰韵优雅,耐人品味。

秋日情怀总是诗。秋风,秋雨,秋月,秋林,一切都变得唯美浪漫起来,处处充满了舒爽和惬意,弥漫着成熟和安稳,晕染着秋之韵,秋之歌,秋之梦,秋之情。

最早感受到的是秋凉。凉风总是踏着时令的接点如期而至。刚刚过了立秋,早晨和夜晚的风便开始有了丝丝凉意,这种凉慢慢蔓延开来,逐渐渗透到白日里。时光变得不再张扬,太阳也少了些许气势,多了份沉甸和安稳。天空变得高远阔朗起来,常常是动人心魄的蓝,白云悠闲地在天庭漫步,有意无意地摆弄着各种曼妙身姿,变幻出一幅幅无与伦比的美丽画卷,让人产生无穷的幻想和遐思。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的雨是缠绵的,她不像夏雨那么粗狂、那么来去匆匆。秋雨,常常是连续几日滴滴答答随意飘洒,不徐不疾,安闲而适然。有时候像针尖、像粉末,扑在脸上酥酥的,麻麻的,每逢遇到这样的雨天,我一定会独自漫步雨中,在堤岸,在风中,去欣赏那烟雨蒙蒙,秋水无尘,秋林如醉,秋景如画,任思绪飘飞融入纤纤雨屑,氤氲一腔如歌的诗意和情怀。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描绘的是春天的江水、夜色,明月,鲜花,情思,以无限的缠绵婉转勾勒出一幅色美情浓、斑驳迷离的春江月夜图。而我觉得,春月夜固然美好,却不及秋天的月夜更有高远的深意。春天的月夜繁花似锦,暖意融融,总有一种小小的沉溺。秋月夜,常带着一份孤冷,一份清寒,一份淡淡的薄凉,月华如练,那一轮明月高悬夜空,空明而孤寂,遥望夜空,心中会升腾无限的情思,裹挟着淡淡的忧伤氤氲心底,会让人想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一轮明月下,心静如水,会追忆起已故的亲人或是远方的家人友人,不觉潸然泪下,湿落衣襟。曾经的团圆美好会飘然潜入心间,明月下的院落,圆桌,月饼,红枣,葡萄,花生,孩子们的欢笑,悠扬的乐曲,满院的桂香,永远飘荡在记忆的星空,回旋涤荡至岁月深处,更增添了无穷的意蕴和遐想。

秋的原野辽阔无边,五彩斑斓。“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代诗人刘禹锡之所以写出《秋词》,我想绝不只是那晴空一鹤排云,他一定是站在秋天的原野举目四望,那碧霄九天,那层林尽染,那气势如虹激发了他的无限诗情,才留下了千古吟秋绝唱不朽名篇。

秋天的原野是从树叶的片片金黄开始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从此一发不可收,次第蔓延,浅黄、深黄、浅红、深红、酱红描不尽,重重叠叠,层林尽染,静美曼妙,含蓄又深沉,端庄又稳健,是大气磅礴,是天女泼彩一挥就。柿树挂满灯笼,枣子羞红面庞,苹果梨儿压弯枝头,田野里多了忙碌的身影。秋天是饱满,是收获,是含蓄深沉,是厚重的内涵,是人到中年。

常觉得中年如秋,如秋的中年走过了人生的山高水长,世事变迁,感受过,领悟过,一切看淡,什么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终不及山水田园,悠然南山。若得闲暇,寄情自然,春看百花夏看柳,秋闻桂香冬赏雪。不求盛大,不求热烈,繁华落尽是安然,清清静静,平平淡淡,只求一份简单,清风过处是安心,闲适雅趣度流年。

在这秋里,我愿依偎在山水的怀里,听竹韵,踏月影,秋水长天,秋韵依依,沉醉不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