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炊烟

(2019-01-01 15:39:49)
分类: 散文随笔

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

70年代的老家农村,家家户户的房顶都有一个很长很长凸出屋顶的或方或圆的烟囱。烟囱,就是房屋走烟过火的一个部分。无论清晨还是傍晚,缕缕炊烟起,暮色如笼纱,鸡进窝棚,黄犬归家,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

在我的记忆中,清晨的炊烟最美,那一道道窜出烟囱的炊烟伴着乡村的第一声鸡鸣袅袅升起,如果把目光凝聚在村庄,你就会看到几十根、上百根淡淡的,蓝蓝的炊烟在村庄的房舍、绿树上弥漫,如诗如画。这些炊烟,因受柴草性质和风力风向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景致。有的浓黑似墨,有的纯白如棉。有的粗壮如柱,直上蓝天;有的纤薄如纱,摇曳多姿;有的像在赌气,相互之间绝不纠缠,铆足了劲儿要超过对方;有的像在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一块儿,相扶相携地共赴青天。晨曦里,整个小山村被淡蓝的炊烟氤氲着,静谧而安详。

傍晚的炊烟,是劳累的归宿。“炊烟袅袅牧人归”,干了一天活的人们,拉着犁杖风尘仆仆地闻着炊烟的气息从田垄间饥肠辘辘往家赶,牛羊们驮着落日的余晖拥进巷口,放学的孩子们清脆的儿歌叮叮当当地在午后乡间的小路上传得很远很远。妇女们则在灶台上准备着一家人的饭菜。夕阳下,裹着麦香的炊烟在小山村的上空翩翩起舞,偶尔还有谁家的烟囱在风中升起一缕带着火星的炊烟,等待着晚归的人们。

母亲看到我们疯跑着钻进厨房,忙蹲下用棍子从带火的炊烟里拨拉出烤玉米、土豆、红薯。那时家贫,没有零食,炊烟里的烤物,便是上等的美味了。我们争抢着吃着烫手的满嘴生香的玉米、红薯,吃得满嘴黑胡子,肚子圆鼓鼓的。那希冀,那馋样,那焦香味,浸润了我整个童年。故乡的炊烟是甜蜜的。

我一直以为,炊烟属于乡村,缓缓升起的炊烟,歌颂的是延绵不绝的亲情与乡情,还有生活与生命。

离家数年,远离故土,远离了故乡的炊烟,混迹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我仿佛是一个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家的孩子,心生落寞。偶尔回家,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树林里弥漫的炊烟,那种思乡之情和接近故乡的感觉是如此迫切地包围着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奔向炊烟升起的老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望子成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