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39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杏花天(词牌)

(2019-01-01 11:17:46)
分类: 诗词天地
杏花天,词牌名,又名“于中好”“端正好”“杏花风”等。以朱敦儒《杏花天·浅春庭院东风晓》为正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杏花天·病来自是于春懒》等。

杏花开放时节为农历三月底到四月中旬,此时正值仲春时节,因此,古代诗人将此时称为杏花天。清毛先舒填词名解》云:“取李白诗,一名‘于中好’。”按:今检盛唐李白诗,没有以“杏花天”为题的诗。而晚唐诗人李商隐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诗有“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句,晚唐温庭筠阳春曲》有“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著罗幕”句,俱咏春景。调名本意即咏仲春杏花开放的时节。蒋氏《九宫谱目》入越调,辛弃疾词名“杏花风”。此调微近“端正好”,坊本颇多误刻。今以六字折腰者为“端正好”,六字一气者为“杏花天”。 [1-2] 
朱敦儒词为创调之作,朱词三首句式字数相同,可平可仄之处较多。高观国四首,其咏杏花:“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此调宋人多用以抒情、写景、咏物。调内有三个上三下四句法的七字句,不能改为上四下三,是为此调特点。 [3]
正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以朱敦儒《杏花天·浅春庭院东风晓》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侯词、卢词之添字,皆变格也。 按宋元人俱照此填,惟汪莘词前段起句“残雪林塘春意浅”,周密词后段第三句“一色柳烟三十里”,平仄全异。谢懋词后段起句“琵琶泪揾青衫浅”,句法全异。至江开词前段第二句“四无人、花梢转影”,高观国词后段第二句“怕行人、秋千径里”,两“人”字俱平声。周密词前后段第二句“眉柳嫩、不禁愁积”、“歌舞梦、欲寻无迹”,“眉”字、“歌”字俱平声,“不”字、“欲”字俱仄声。后段结句“日暮石城风急”,“石”字仄声,“风”字平声。 又高观国词换头句“春禽静来窥晴昼”,“禽”字、“晴”字俱平声。前结“舒卷清寒时候”,“清”字、“时”字俱平声。
变体一,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以侯寘《杏花天·豫章重午》为代表。此与朱词同,惟前段结句添一衬字,换头七字不作上三下四句法异。
变体二,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以卢炳《杏花天·镂冰剪玉工夫费》为代表。此亦与朱词同,惟前后段两结句各添一字异。 [2]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杏花天·浅春庭院东风晓》
中中中中平中,中中中、中平中。中平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
清春庭院东风,细雨打、鸳鸯寒。花尖望见秋千,无路踏青斗
中中仄读中平中,中中中、中平中。中中中中平中,中仄中平中
人别后、碧云信,对好景、愁多欢。等他燕子传音,红杏开还未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杏花天·豫章重午》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读平平平
宝钗整鬓双鸾,睡才醒、薰风襟。彩丝皓腕宜清,更艾虎、衫儿新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玉杯共饮菖蒲,愿耐夏、宜春厮。榴花故意红添,映得人来越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杏花天·镂冰剪玉工夫费》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镂冰翦玉一夫,做六出、飞花乱。舞风情态谁相,算只有、江梅可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极目处、琼瑶万,海天阔、清寒似。从教高卷珠帘,看三白、丰年瑞 [2]  [4]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那只野兔
后一篇:最忆是中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