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经典是个宝

(2018-12-23 16:03:06)
分类: 散文随笔

 假期,难得的空闲时间,我从书柜里拿出了束之高阁的国学经典书籍。

沉浸于国学经典书籍之中,感叹着古圣先贤们的聪明才学和卓越智慧,学习着几千年的璀璨文化结晶,吮吸着国学经典文粹的琼浆雨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为自己起步太晚而懊悔,“尔小生,宜早思。”无奈我也错过了小生的年龄。但后悔是没用的,只能一鼓作气,从头再来。“言寡尤,行寡悔”,在当前的处事中要尽量减少懊悔吧。不过好歹还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梁灏,82岁时才金榜题名。那我现在学起,还不算晚矣。事已至此,悔又何堪?唯有催鞭奋进,马不停蹄了。

国学经典真是个宝。精金粹玉,甘露醍醐,让人茅塞顿开,豁然醒悟,平时生活中庸人自扰的琐碎小事都不化而解,烟霄云散。四书六经、三传五子及诸史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贵财富。这里有上知天文、下知地里、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的知识与典故;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道德与仁义;有为人与处世的原则与礼仪;有治国为民的方法与道义;有军事兵法的战术与策略……我每读之,“口而诵,心而惟”,虽不敢说是“朝于斯,夕于斯”,但也是心口念念不忘。如《论语》二十篇,恨不能一下子学完,但因才疏学浅,读一遍不能领悟,每章都要细细研读,待弄懂意思后,再读上两三遍,一天的光阴也已悄然而逝。若一日看尽长安花,那也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索然无味了,何况此乃圣贤们的文化结晶,需要我们细细地去精读品味。

这时想到了季羡林大师,90多岁时,依然笔耕不辍。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亮起朗润园里的第一盏灯,伏案读写,孜孜不倦。季老的话让我很感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决不能白白把生命浪费掉。如果我有一天工作没有什么收获,晚上躺在床上就疚愧难安,认为是慢性自杀。”本该安享晚年的已年愈耄耋境界的老人尚能如此,那我们正处于奋斗期的年轻人更应“闻鸡起舞,勤学苦练了。”我现在也很有季老的同感,如果每天不学点东西,不写点东西,不做点事情,就觉得心里慌恐,“心有戚戚然。”

国学经典无愧是文化瑰宝。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道理和喻义,几千年来,传承文明礼仪,熠熠生辉,指导着我们更好地做人与处世。但是现今生活,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纷繁浮躁,花红酒绿,纸醉金迷,欲望的沟壑埋葬了多少国人的良知与本性。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多少泯灭良知的事情发生吧,更别说新闻媒体上每天出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了,其实这些罪恶的根源,就是人们背离了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要能按孔老夫子的圣训去做人,还会发生这些事吗?如果我们都能以孔夫子的“予所否者,天厌之”来要求自己的话,还能出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交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人吗?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和文明历史,这是我们后人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要学好传统文化,传承好国学经典,用古圣先贤的话语来要求我们自己,“亲师友,习礼仪,”指导好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圣与贤,可驯致。”让我们“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作好“君子”之道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逛书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