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飘飞
(2018-12-07 19:39:44)分类: 散文随笔 |
深秋渐瘦,片片落叶犹如典雅、妙曼的诗句,漫天飞舞着。
俗话说:落叶知秋。深秋时节,居然让人来不及准备,很快就寒风大作了。节气如此,漫天落叶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都化作了滋养人心的广袤沃土与缕缕阳光。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我喜欢春天,但是它太年轻;我喜欢夏天,可是它太骄傲。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精通诗意的大作家,竟如此留恋秋天,他觉得,人生在成熟与感知当中,酷似眼前的深秋季节,褪尽铅华,呈现出质朴的本真色彩。思想成熟的人们应坦然地接纳智慧之秋,只有那样,才能跳出诗情画意,从容地跨进真正的生活。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想必,唐朝落叶是用来追忆香消玉殒的,待世间烟火燃尽,唐玄宗对美人的思念,却依然无边无际。飘飘落叶,早变成了人们体验生活、感触生命最敏感的部分,爱恨情仇、风花雪月,都揉纳在越来越清冷的秋风深处。
在“岸上姑苏”或者“八水长安”之外,最讲究异国情调的城市当属法国名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堪称一条文化与艺术的鲜活长廊。西欧街头,既有吉普赛人的流浪生涯,更闪耀着葡萄酒与化妆品的光泽。夜色中的香榭丽舍大街,似乎敏感地引领着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消费时尚。街道两旁,布满了奢侈品与高档酒吧,19世纪的建筑、仿古的花坛与街灯,掩映在浓密的法国梧桐下。欧洲的深秋,当然离不开色泽金黄、轻如羽翼的梧桐树叶,愈加猛烈的风里,法兰西人缔造的诗意,早已跳出了巴尔扎克浓艳的咖啡杯与萨特先生韵味十足的大烟斗。大概,钟情歌剧的欧洲人与唐诗宋词滋养的中国人类似,依旧迷恋秋意渐浓的点点格调吧。
忽然想起两首歌,一首是法文的《香榭丽舍》,歌词大意是:“漫步在街上,心向每个路人绽放。想打声招呼,不管你来自哪里。也许是他,也许是你,说的什么都没有关系。无论晴天,还是下雨;无论在白天,还是在夜里,香榭丽舍大街,总有你想要的东西。”
另一首歌则唱道:“礼物不需要太贵,我只要香榭的落叶……”广播里,主持人调侃了一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便是不懂现在的时尚。”听完,不由莞尔。不知为什么,年轻人索要的礼物仅是秋后飘飞的一片落叶。或许,万物通灵,哪怕非常娇小的东西,都可能变成中国诗词与欧洲歌剧当中最轻微、最多情的一件道具。秋风落叶,敏感的男女当然关注过这一片痴情。风起叶落,悠悠往事早变成了歌剧舞台上的细腻动作与敏感台词吧。
其实,最重要的绝非凭吊已经失去的幻影,更不是关注尚未得到的一切,而是珍惜此刻紧握在手里的真实生活,哪怕一阵秋风、几片落叶都会格外上心吧。林语堂先生觉得:“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人们追寻的幸福,并非拥有一切,而是尽情享受业已拥有的丝丝缕缕;幸福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瞬间串联在一起,风姿绰约的人生,才更要具备与众不同的风采与难以置换的情调。
眼前,成片的落叶优雅地飘飞在一起,原来,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更攥不住完美无缺的感情,只应在童话和想象中用心去体悟,唯其如此,世界才别具风格、和而不同。宋朝诗人杨万里曾在诗中写道:“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这与法兰西人的步履节奏相似,人们笃信:剽悍与文雅,往往是你有你的气质,我有我的格调。至于说,究竟应该怎样潜心挖掘、艰辛跋涉,还是先跟深秋那些飘飞的落叶声气相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