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封邑
(2018-11-18 13:54:11)分类: 历史 |
翻开《史记》,会发现扁鹊有三个名字:一为扁鹊。字义上看,扁鹊是指一只鸟,喜鹊也。“扁”字,一读biǎn;一读pian(篇),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说扁鹊之扁是“取鹊飞鶣鶣之意”,即指一只喜鹊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二为秦越人。《史记》说:“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三为卢医。《史记正义》说,扁鹊“家于卢国”又称卢医。
分析以上这三个名字,会发现,扁鹊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一位医生,他到处行医,治病救人,人们非常尊敬他。因为他所到之处热心给人治病,解除了人们的痛苦,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医生比作一个会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由此可知扁鹊是一个传说人物。
在山东出土的汉代石刻中,曾有扁鹊的形象,他人手人面,头戴冠帻、鸟身禽立、拖着一束长尾。人们将扁鹊刻画成人首鸟身的模样,既反映了原始鸟图腾的崇拜意识,也说明扁鹊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神人。
而秦越人,应该说是确有其人,他就是《史记》上说的,在渤海郡郑的一位医生。卢医则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卢国。
可以说,扁鹊原来是个医术高超的传说人物,秦越人到处行医,受到人们的尊敬,因此也被称为扁鹊。
首先从《史记》来说,它算是最早的史料了。赵简子专国事,自然有着赏赐功高者田土食邑的特权,赵简子借扁鹊之名气,辅以神话离奇的梦境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为后来的赵、魏、韩三家分晋奠定基础,这算是顺应天意之举。扁鹊便成了其利用的最好之人选。扁鹊当然能诊断出赵简子没有病,可他的诊断书是被董安于操纵的,说的越神奇越能弥缝赵简子脱晋建赵的心态。所以必然要大张旗鼓对扁鹊进行赏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赏赐扁鹊田四万亩的食邑,是按照王侯的礼数来封赏的。当时蓬山属赵地,扁鹊又在蓬山行医,赵简子赐扁鹊田不会离开赵地,也定会考虑应当是扁鹊的用武之地。我们从《史记》中:“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也可以看出来。扁鹊的老家任丘在齐,蓬山在赵。就连他从秦越人叫成扁鹊一名也是在赵国形成的。是赵人在封地叫响了他的尊号扁鹊。蓬山有一脉叫鹊山,正好可以印证。再说了,赵简子没有权利从齐地拿田封赏,而只能从赵地划出一块田地去封赏扁鹊。
扁鹊庙内有大量的碑碣可以印证蓬山封邑史实。很多汉唐碑碣多已散佚。现存较早的有五代后周残碑,为后周安国军节度使陈思让修葺扁鹊庙而立,其上对扁鹊称之为王:“大王庙宇,颇历年华”。由此可见,扁鹊被尊为王侯是由来已久的,即为王,定当有封邑之地,蓬山之地,祠在其上。
据宋神宗熙宁二年《重修神应侯庙记》记载:“夫祀非矫举所以称有功于民者,故封域之内,山泽岁穰之美……邢之西北隅,距治城八十里曰蓬山,跨其上神应侯在焉……因赐田于赵而多游焉,既没,民思其功乃立宇以祀,因号其山为鹊山……嘉佑初,仁宗不豫,虽药未喜,虔祷于神,遽报如响,始得谥侯,因以‘神应’为号。”从碑文可以清晰看出宋代皇家都认可蓬山是扁鹊的封域之地,赐田于赵,祠在鹊山这一史实的。并且宋仁宗有痒,求医扁鹊庙,未至而疾瘳,敕封扁鹊“神应侯”。使之王侯之号得到更好的完善。
到了元代,皇家敬谒致祭尤甚,每每派遣太医提点督办,并多次大规模修葺扁鹊庙,至今扁鹊庙为元代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