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来了七天长假。好多人背起背包,携家带口,踏上旅程,走向“诗和远方”。
有些宅在家里的人,刷剧到深夜,白天睡懒觉。网上说最好的度假方式是“别人的假期,是你的成长期”。我深以为然。这个长假,我是这样“成长”的,提前做了规划,每天都清楚自己做什么,因此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值得回味的七天长假。
国庆节当天,我选择回家乡看看。与平时相比,高速路上的确有点儿堵,多花了半个小时才到老家。先去看了小时候住的小院子,那些往日的时光,温暖地在脑海里流淌,门口那长长的街巷,巷子口两块大石头,依然坚定地卧在那里,守着小巷里来来往往的居民。快九十岁的姥姥,头发虽然已经花白,但是耳不聋眼不花,出牌如风,陪她打牌娱乐,她还赢了我。我给她做了饭,陪她去村子里的小河边走了走。
村子里正在收秋,往年都用机器掰棒子,前一段时间,一场大风把玉米都刮倒了,人们只好用手掰,用拖拉机运到家里,手工剥皮后再提到房上晾晒。晚上我帮他们剥玉米皮,忙碌了两个小时。乡间的晚风很凉,小时候在院子里摘花生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劳动和忙碌过后,反而不觉得累,倒很快乐。
第二天,看到一院子金黄色的玉米,几个拳头大的柿子挂在树枝上,坠得柿子树弯了腰,一片丰收的景象,心里甜滋滋的。
在老家住了三天,第四天回到石家庄,收心,做点儿喜欢的事情。
逛书城和书店是我闲暇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带上纸笔,奔向书城,读者还不少,书城的环境很清幽,几乎没有人说话,有的坐在沙发上,有的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读书,有的小学生在写作业。我随手选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找了个角落读了起来。快要离开的时候,旁边的读者说:“你手上的书是要买吗?把那本六六的书《只有岁月不我欺》给我看看吧。”我递给了她,算是帮了她一个小小的忙,很开心。有时,我们会因为看过同一本书,去过同一个景点而觉得不再那么陌生。
同学说她父母去外地旅游,拥挤得难受,根本就没法看风景,还是要选择好时间再出行。想起了母亲常挂在嘴边儿的话:“看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安生。”虽然有点消极,但是很有道理,尤其是在节假日。
有句话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或许远方的大山大河会让人视野开阔,异域风光也很值得向往。但是我更留恋近处的风景,回乡、收获、亲情、阅读……
愿你既有机会奔向远方,也有心情品赏近处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