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2018-10-13 10:59:45)分类: 散文随笔 |
首先,我们要读一本“有字之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在书中我们能遇见一切美好。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草房子》,我了解到了物质不怎么丰富的那个年代的人精神的富有,看到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等许多人的成长。读《想赢的男孩》,善良、乐观、执着、积极向上的辛可夫像一个盛满阳光的瓶子,带给我很多启示,教会了我如何对待人生的输和赢,让我知道了输得起更可贵。读《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朋友付出的精神,鲍西亚的胆识、智慧又让我折服。这些人传递着很多的正能量,让我们也知道了该怎样做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在书中和人物对话、和世界对话,更要真正走出去,去读一本“无字之书”,让思想和灵魂一起上路。也许我们在书中领略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欣赏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流连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间风光……但总不如亲眼看到震撼心灵。不去黄果树瀑布,目睹不了珠帘瀑布飞泻的壮观;不登长城,感受不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闲暇时,让我们背上行囊,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或看看祖国的秀美河川、壮丽山河,或远离城市的喧嚣,走到乡间小道去寻得一份静谧。当我们放下书本,回归自然的怀抱,去拥抱自然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处风景,更多了一份阅历,无疑让自己活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没错,多读书的人,会更有内涵,灵魂都会变得有香气,生活也会更有味道;多看世界,看风景的人,眼界也会变得开阔,心胸也会更辽阔。如果我们仅仅去读书,去看风景,永远就只能停留在“书读我们”“风景看我们”的境界上,我们永远不可能提升,所以我们要读读自己的“心灵之书”。
读自己的“心灵之书”,就是要和自己内心去对话。时常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就能够诗意地栖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于永正老师说:“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写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默”自己的过程,就是和自己内心交流的过程。所有的灵感、灵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的、不倦的思维所闪现出的智慧的火花。所以,我们必须回归自己的本心,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好好读读自己的“心灵之书”。
如果说读“有字之书”,能让生命更厚重的话,那么读“无字之书”,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过程,它架起了读“心灵之书”的桥梁。只有读了“心灵之书”,我们才能真正把人生这本书读“薄”,才能真正做到“诗意地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