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垂棘之璧(典故)

(2018-09-10 07:50:12)
分类: 知识窗
    [典源]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 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典义] 垂棘之璧。垂棘:地名,据说是今曲沃之吉必;壁:玉名。“垂棘之璧”,谓春秋时,垂棘以产美玉著称,故后人以“垂棘之璧”喻美玉。

  [典实] 这是晋“假虞灭虢”引发的又一则典故。这则典故的核心是说春秋晋地垂棘因产美玉著称。而后人便以“垂棘之璧”作为美玉的代称。这个代称在古籍里屡见不鲜。汉朝班固《西都赋》中有:“悬黎垂棘,夜光在焉。”古时,也有人把“垂棘”作为“晋棘”。如《梁书·范缜传》就说:“犹马殊毛而齐逸,玉异色而均处。是以晋棘、荆和(楚和氏璧),等价连城;骅骝、騄(lu音鹿)骊,俱致千里。”

  垂棘在何处,据《曲沃县志地名纪略》上讲:垂棘,又名棘璧。棘璧在今曲沃县史村镇浍河北岸。现名为吉必。为什么改为吉必?乾隆《新修曲沃县志》载:“金主完颜亮求璧于浍水,县官掏河掘岸无所得,不胜其苦,遂改村吉必乱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