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最热是大暑

(2018-07-25 09:50:53)
分类: 散文随笔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在这酷暑难耐的时节,气温攀上了抛物线的顶端,好似提醒人们,一年又已过半。

 古人说的“暑”即是“热”,而处在七月末的大暑节气,顾名思义,正是三伏天中最让人“汗颜”的中伏了。大暑前后,正是我国华南地区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出现三十五摄氏度以上的天气最多的日子。同样,也是我国各地雷阵雨以及旱涝等各种气象灾害频发的时期。然而,大暑也是一年中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与此同时,丰沛的降水也让整体暑气减弱,天气就会渐渐转向下个节气——立秋。

  

 

大暑就该热,一段时期的溽热换个丰收的年景,也是值得的。就好像一个人只有经过磨难挫折,才会渐渐沉淀自己走向成熟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时节。

这时河边上的石头晒得烫人;羊热得不去吃草,一只挨一只挤在树荫下;狗热得吐着舌头,舌头好像要随时掉在地上;鸡热得耷拉着翅膀,小鸭子热得钻到水里不上岸;蝉鸣一阵紧似一阵,在撕扯天与地,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叶子,也蔫蔫地提不起精神;这时人的汗水落在地上,立刻被蒸发了,好似一个狠心的地主,把农民的油水榨得一干二净。

大暑时节,毒辣辣的太阳照得地面发白,热浪一波一波地赶来,太阳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大地被烤得沸沸扬扬。空气中弥漫着植被蒸发的浮光,难熬的桑拿天,人热得连气都喘不过来,似乎随时要中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农作物凶猛生长的时候。田野里,玉米一片浓绿,正在扬花吐穗,粉红的嫩须在阳光照射下,鲜亮透明。一片碧绿的瓜田里,一个个圆溜溜的大西瓜,静静地卧在瓜蔓里,露出可爱的花肚皮。

整个夏天我们都倘佯在西瓜清香中,我想起汪曾祺笔下的西瓜: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晴都是凉的。”这一句“连眼晴都是凉的。”比西瓜更有味道。

三伏天里,只有夏蝉永远不疲倦地唱着。小时,夏日午饭过后,人们都在自家门口树荫下,扯一竹席睡觉,我则跟着大人躺在树下,静听蝉鸣。似火的骄阳使一切变得安静,这个昏沉的世界里,唯有蝉在树叶间,不知疲倦地对着太阳放歌,日影移动,蝉在树枝上慢慢转动,它们总朝着最亮最热的方向,狂热,虔诚。

心静自然凉,一切皆出于心。白居易在《消夏》中写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他说的也是心静自然凉。

大暑时节雷阵雨最多,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当炎热到极致,物极必反,开始降温了,大暑之后便是立秋。

有道是“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也就是说,大暑就该热,一段时期的溽热换个丰收的年景,也是值得的。就好像一个人只有经过磨难挫折,才会渐渐沉淀自己走向成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天的风向标
后一篇:夏日蝉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