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的痛苦莫要反复咀嚼

(2018-07-23 16:09:22)
分类: 散文随笔


    苏轼是宋代文学大家,声誉极高,但仕途却十分坎坷。因政见不同又不趋炎附势,一再遭排挤,并被一贬再贬。

    苏轼最后被贬到不毛之地海南时,他的弟弟苏辙也被贬至雷州,那年五月,两人相遇于藤,一起吃面。两兄弟的性情大相径庭。苏轼高旷豁达,苏辙却总是思虑重重,忧郁不已。于是,当他们处于同样的境遇时,反应也大不相同。苏轼端起“粗恶不可食”的面条,三口两口就下了肚;苏辙却放下筷子,不住地叹气。苏轼看见弟弟的样子,诙谐地问道:“莫非你还想细细品味吗?”

    短短一句反问的话,却道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道理:对生活中的痛苦,切莫反复咀嚼。因为,越是咀嚼便越伤感,越伤感便越难以释怀。

    苏轼在被贬惠州时,曾给人写信说:“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这样一想,惠州就成为他的故乡了。而且此地不仅风景美好,还有新鲜的荔枝吃,为此,他兴奋地写了一首《食荔枝》诗,曰:“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谪中的苏轼,不仅没有倒下,反而豁达地面对生活。

    人生免不了遭遇挫折,要能够想开;生活总有不如意处,要学会放下;在受到委屈和不平时,要肯于咽下。凡事向低处想,向低处看,向低处比。这不是阿Q,而是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林海之韵
后一篇:林海深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