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这座古老的宅子

(2018-06-02 08:41:37)
分类: 旧事窗

那天,赶到京城什刹海,专门跑了一趟醇亲王府,尤其是进了醇亲王府的一角——西部花园。

这里原是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的宅院,其长子纳兰性德,被誉为清朝“第一词人”,就出生在此地。乾隆年间,权相和珅擅权,他垂涎明珠这所宅院,屡向其后人敲诈勒索,未遂。随后,和珅便罗织罪名,将其家产籍没,把宅院据为己有。后来,和珅被赐死,这座宅院便被赐给成哲亲王永瑆,改建后成为王府。光绪年间,又转赐给醇亲王奕譞作为府邸。再后来,载沣之子、出生于此的溥仪入继大统,载沣便成为了监国摄政王。这座王府也就有了两个名字:醇亲王府以及摄政王府。

这座古老的宅院,聚拢着大清王朝的历史风云,几乎可以囊括一个王朝的兴衰。马背上的鞭影、朝服上的图案、哀婉的诗词篇章、龙椅上的黄垫子,上下叠压着,纷乱地积累着清朝权势与纷争的起起落落。

更有意思的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室,他的夫人宋庆龄,则于1963年迁入了王府的西部花园居住。花园里盖起了一座二层小楼,直至宋庆龄辞世,她在此工作、生活了整整十八年。

跨进西部花园,没想到,得以沿着崭新的路径,溯流到民国、晚清转上一大圈。纷繁的历史细节,居然悄悄复活了。

西部花园山丘上立有一座亭子,造型十分特别,犹如一把打开的扇子,让人耳目一新。亭檐下的匾额上题有一个旧字“箑”,原指扇子的意思。据说,这个字就出自第一代醇亲王奕譞的笔下,果然简拙轻朴,极为不俗。

那座亭下,斜立着一株粗大的树干,据说,叫作“明开夜合树”,夏生小白花,昼开夜闭,乃纳兰性德亲手所植。可惜,眼下枯得不成样子。再说,那位多情的纳兰性德寿命太短,仅仅活了三十岁。很想知道,他种的这棵树,究竟是什么时候枯死的呢。

京城里这座古老的宅子,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除了历史的变迁、家族的兴衰之外,大概,也经历了人情世故的深深浸润吧……如今的人们徜徉其间,似乎可以跨越时空,领略历史烟尘中数不尽的离合悲欢。

据说,曾居住于此的宋庆龄先生,非常喜欢鸽子。当初的花园里,肯定也喂养着一些吧。如今花园的二层楼里,悬挂着宋氏三姐妹的大量照片,黑白色,显然年代久远。当年,宋庆龄先生待客、开会的桌椅,都还摆在那儿。故物犹在,那些落花一样的人们,却早已随着岁月的河流飘得很远很远了。

缓缓跨出那座宅院,忽然看到了水光潋滟的后海。一阵风吹过,湖面上波纹荡漾,一片明亮的光影,恰在古老的醇亲王府前,欢快地摇曳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